WEBLOGO

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肯求,祷告,代求,祝谢.
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是如此.
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
(提摩太前书2:1-2)

首页  信仰告白  我们的目的  影视  30天祷告  约书亚计划  文章  

                                               2006年30天祷告成人版 30dayslogo

这欢迎参加第十五届全球专为穆斯林祷告三十天----
二OO六年九月二十四日至十月二十三日

这个祷告运动的起源是一些基督徒领袖们于一九九二年在中东开会时发起的。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上帝的心愿,是尽可能唤起更多的基督徒为伊斯兰世界祷告,结果产 生了这个祷告运动,在穆斯林最重要的九月大斋月中举行。伊历九月的日期遵从阴历而定。二OO六年的大斋月从九月二十四日开始,止于十月二十三日,各国可能 稍有不同。斋戒期的开始与结束视何时看到新月而定。因为伊斯兰年只有354天,故2006年手册实际上是我们第十五届的出版物,《30天》自从1993年 三月创刋,按伊斯兰阴历年计至今已有十五年之久。按穆斯林历法今年是1427年。

在伊历九月祷告并不表示我们遵行穆斯林的禁食及祷告。而是让我们认清这是他们灵性生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并为他们祷告,求上帝以大能介入他们的生命中。我们绝对无意在此期间对穆斯林有任何不尊重之处。

《3O天》虽不认同伊斯兰教,却强调上帝对穆斯林的爱,深愿借此手册培养你对穆斯林有谦卑、爱、尊重及服事之心。

这个祷告手册的目的在于当读者为穆斯林代求时,能启发及引导每一个人。这本手册不能提供人对穆斯林世界的全面认识,每一篇文章只能提供你一些讯息及有用的概念。我们鼓励你进一步去认识他们,以便对伊斯兰世界以及上帝在穆斯林中间的作为,有更深入的了解。

今年我们再次收集了许多的见证,使你在祷告时信心可得激励。上帝有能力向穆斯林做工,衪愿他们多多的来认识衪。

 
                                                                                                              编辑团 敬上


如何使用本手册

在未来的数星期中,你可以借各种方式祷告、禁食。你可以在单独祷告时使用本手册;也可以与多人一同祷告。我们鼓励你找出创新方法,尽量使更多人齐来参与这整月的祷告。耶稣应许要特别祝福那些聚在一起,同心祷告的基督徒。

你可以联络教会、青少年组、委员会或领袖们的集会、妇女集会、家庭查经、细胞小组、儿童主日学等,在三十天内举行每周一次或两次的祷告会。其实在任何场合中,你的基督徒朋友和同工聚在一起时都可行之。

你也可将社交应酬变为祷告事工。邀请人来吃饭,并以当天的祷告内容为话题。尽你所能地找出与那特殊文化有关之事,包括食、衣、音乐、运动等等。若能为为那 段时间选出一人为组长或召集人就更好了。他可以主持祷告时间,并运用以下的注意事项协助小组祷告。当你为当天所列出的的祷告事项祈祷时,要求告圣灵并期盼 祂在祷告中引导你,向你开启有关细节,及你须特别专注之处﹙罗8:26﹚。

祷告时,若组员们每次专注在一个主题上,而非东拉西扯,则对大家都有益处。在转至下一主题之前,要有充份时间让每个人都能为正在谈论的主题祷告﹙林前14:40﹚。务必使人人都有机会为某区域或某项需要祷告。

找出各种方法使你们的祷告时光生趣盎然。上帝有十足的创意,祂按自己的形象造各人,所以我们寻求祂时,也可以期望出现创新想法及祷告。例如,使用地图,或 读一段有关某国的文章,内容与当日祷告主题有关,这样做可以增添趣味,激发新思想,针对需要而祷告。照片、图片、地图、甚至广播、电视及记录片都具同样功 效。

穆斯林「高贵之夜﹙能力之夜﹚」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祷告之夜。它所纪念的时刻,据说就是穆罕默德最初领受可兰经启示的时刻﹙从第二十六天晚上开始,即十月 十九日﹚。你的教会或宣教组可以考虑在此夜通宵祷告。此夜,有些穆斯林花好多小时在清真寺向神祈求。我们要相信上帝会在全球我们的穆斯林邻舍身上,倾下祂 的圣灵。我们要祷告并相信启示录7:9必能实现。在那日,各族──包括了伊斯兰各民族,都将有代表出现在上帝的宝座前。



我们的神正在实现古时衪对亚伯拉罕的应许:
衪领他走到外边,说:

「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么?
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 」
﹙创15:5﹚


我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
﹙加3:26﹚

我们的神铺张诸天,在衪没有难成之事。





认识伊斯兰……为祷告作准备

简单地说,「伊斯兰」(Islam,即回教)的意思是「顺服上帝」。所谓穆斯林就是遵从并实行伊斯兰律法的人。伊斯兰的启示由穆罕默德领受而得,他被穆斯林们尊崇为最伟大的先知。穆罕默德不但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名衔,意思是「受颂赞者」。

穆罕默德的生平

穆氏于西元五百七十年生于麦加城,此城位于今日沙特阿拉伯境内。他的父亲属于强大的古拉实部落的哈希家族。穆罕默德出生前,父亲就过世了。穆氏的母亲名叫 阿美娜,在他年仅六岁时去世。穆氏随即跟从祖父生活,他是麦加城克而白圣庙的守护人。可悲的是两年后,他的祖父也去世了。因而穆罕默德从八岁起,就由他叔 父阿布塔里抚养,他是一个商人,沿着主要的骆驼商路经商。

穆罕默德成长在一个经济动荡不安的时期,由于贫富之间的巨大差异,造成人心不满。阿拉伯人拜许多的外邦神,估计有三百六十个男神及女神受人膜拜。而麦加是该地区拜偶像的中心。按穆斯林历史学家的记录,即使在孩提时期,穆氏就憎恶拜偶像之事,并过着一种道德纯净的生活。

穆氏替一位富有的寡妇哈蒂雅管理沙漠商队。人称他为「艾阿敏」,意即「可信托者」。他二十五岁时与哈蒂雅结婚,两人共生育六个孩子,惟有最小的女儿法提玛存活下来。结婚二十五年后哈蒂雅去世,穆氏续娶了许多位妻子,奉行多妻生活。

穆氏四十岁时变得非常关心自己同胞的情况,并花了许多时间默想有关宗教之事。在伊历九月(Ramadan)中,他常常退隐到离麦加三哩远处、名为希拉山的 山洞中沉思默想。西元610年时,在某次隐居期中,他开始接受到启示及指示,他相信是天使长加百列传给他的。这些启示就成为伊斯兰教的圣书──古兰经的根 据。至于圣训集(Hadiths),则记载了穆氏和第一批信徒传统的教导及行为。对穆斯林来说,几与古兰经同等重要。

穆氏一生中曾遇到许多自称基督徒的人,惟不知其中有多少人有真实的信心。穆氏从住在阿拉伯地区的犹太人处学得许多犹太宗教习俗。最后,他变成麦迪那的政教 领袖,麦迪那位于麦加以北,当地有大群犹太人。但他的先知身份不被麦迪那的犹太人所接受,并引发严重的冲突。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想法、观念、及历史,在古兰 经中虽随处可见,但通常都受到扭曲。

穆氏宣称古兰经是独一至高上帝──安拉所颁下来的,是最终的又是超越一切的启示。他废除拜偶像;教导穆斯林的生活必须完全以安拉为主。他倡导在每日五次面对麦加祷告之前要有仪式上的洁净;指定星期五为全民到清真寺敬拜的日子。

公元六百三十二年,穆罕默德逝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地那。



麦加城内的克而白庙,穆罕默德时期即已存在

「穆罕默德」不但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名衔,意思是「受颂赞者」。


重要字汇解释

安拉﹙Allah﹚:这是阿拉伯语对神的称呼。基督徒和穆斯林都使用这同一辞称呼神,然而他们所信的神在其本性和特质上却不一样。在阿拉伯圣经中也使用这字称呼上帝。

清真寺﹙Mosque ﹚:清真寺是社区集体敬拜时祷告之房舍。阿拉伯文是masjid。

以玛目,教长﹙Imam﹚:清真寺里领导敬拜的人。

伊斯兰﹙ Islam﹚:这字出自阿拉伯文,意思是「顺服」。

穆斯林﹙Muslim﹚:与Islam出于同一字源​​,意思是「顺服的人」。

古兰经﹙Quran﹚:是伊斯兰教的圣书。穆罕默德宣称它是神的话。它的意思是「背诵」。

圣训集﹙Hadith﹚:记载有关穆罕默德的生活及教导。

逊尼派穆斯林﹙Sunni Muslims﹚:他们遵行先知穆罕默德传下来的传统及先例﹙约占穆斯林的85%﹚。

什叶派穆斯林﹙Shi'a or Shitte Muslims﹚:约占穆斯林的15%。他们除了谨守有关穆罕默德的传统及古兰经之外,还遵从神所任命的领袖们。

苏非派穆斯林﹙Sufi Muslims﹚:崇尚神秘主义的穆斯林少数派,追求神人合一。


认识伊斯兰-伊斯兰及穆斯林的信仰


穆斯林的信仰

穆斯林相信安拉是超乎一切的、全能的神,对所有穆斯林有恩惠及慈悲。人若希望得救,一定要将伊斯兰信仰活出来,守住五善功或称「五柱石﹙Five Pillars﹚」。

这五善功是:

1.念功-背诵信经﹙shahada﹚──「除了安拉以外没有别神。穆罕默德是他的先知」。

2.拜功﹙salat﹚──一天五次在固定时间面朝麦加祷告。

3.课功﹙zakat﹚──义务性地或自愿地济助穷人。

4.戒功﹙saum﹚──禁食、禁欲。特别在「圣月」大斋月﹙Ramadan﹚中。

5.朝功﹙hajj﹚──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到麦加朝圣。

即便穆斯林遵守了五善功中的每一项,仍不保证他能得救。伊斯兰基本上是一种做功德的宗教,不讲赎罪。大多数人相信人的行为都被记在一本书内,当那可畏的审 判日来到时,安拉会打开那本书,用天平称量每个人的行为,以决定那人永恒的归宿是上天堂抑下地狱。穆斯林虽都希望自己的好行为将超过坏行为,不过,安拉被 视为不受任何限制,有绝对的主权。他有权做最后的判决,按他的喜好决定人的去处。有些穆斯林则教导说唯一确保人去乐园的方法是在伊斯兰对异教徒的战争中殉 道(jihad,为了上帝的缘故竭力奋争,有人译作圣战,)。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的最高先知。不过,古兰经上也提到伊沙阿马西──耶稣弥赛亚。也提到耶稣是卡里马安拉,意即上帝的话。然而,他们不相信耶稣死在十字架上 及他的复活,也不信他的神性。虽然耶稣﹙伊沙)在伊斯兰信仰中被当作是第二大的先知,可是他只是古兰经中十二万四千名先知中的一位。

他们信天使和邪灵。这种信仰对大多数的穆斯林生活有显著的影响。虽然古兰经教导「善恶均来自安拉」,但在生活中,他们常从事非正统的伊斯兰活动如行巫术、用符咒等拜精灵之事。

伊斯兰是一种生活方式,从个人及社会来看,
它是一种完备的体制,伸入到生活的各层面。
穆斯林在古兰经及圣训集中几乎可以找到与
日常生活中每一细节有关的教训。


下列其他话题,请上30天网站

.阅读如何向穆斯林传福音
.神爱阿拉伯人
.古兰经中有关神的爱
.伊斯兰历法
.穆斯林的祷告表白
.信仰金钱及捐献
‧伊斯兰宿命论
.伊斯兰教是崇尚和平,抑崇尚暴力的宗教
.全球穆斯林社区﹙Umma﹚及朝向﹙qibla﹚-指麦加天房克尔白​​所在的方向。穆斯林每日5次面朝这个方向拜祷。




穆斯林相信:

.一神,
.万物的创造者天
.使和邪灵
.先知﹙亚伯拉罕、摩西、大卫、耶稣、穆罕默德﹚
.圣书﹙福音书、旧约诗篇、古兰经﹚
.审判日
.命运
.他们认为圣经已遭窜改过
.他们相信耶稣只不过是位先知
.耶稣实际上是个好穆斯林
.耶稣的教训属伊斯兰较早期的教导
.耶稣去了天堂,将来还要再来,并且要结婚生子才死去。
.耶稣将像所​​有的人一样,在最后的审判时受到审判。

一般言之,穆斯林从未真正地接触过福音

穆斯林不相信:

.他们能认识上帝。
.他们只能知道有关衪的事情。
.耶稣是神道成了肉身。耶稣死在十字架上。


法提玛之手﹙手饰﹚。

这是一种邪教标志,可在许多穆斯林国家里见到。人将它挂在任何地方,以抗拒邪灵及「邪眼」。它真正的影响可能十分邪恶。人惟有在万物之主那儿找到真拯救!在一些穆斯林国家,这类民俗伊斯兰信仰甚至比正统伊斯兰信仰更盛行。

有一位作者说:「在穆斯林国家工作许多年后,我得到一个结论,即伊斯兰的力量不在于它的教条和实践…而在于那些领导者弄玄术​​﹙occult﹚操纵百姓。」*的确,几乎所有的穆斯林,上自大国总统,下至小农民,或多或少都受到玄术的影响。

*取材自Muslim Evangelism,作者Phil Parshall, 出版社Gabriel Publishing, 2003, p.101

穆斯林认为男人在性的领域中特别软弱,因而他们要求他们的女性不要暴露身体。






卡通、先知和信仰 缪罗南

2005年的九月,即大斋月开始前的一个月,丹麦有一家报纸决意登载一些有关先知穆罕默德的卡通画。他们不知道他们正在引爆一颗炸弹,它威力之大,将穿透 2006全年。虽然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对此事感到愤怒,认为受到冒犯并起而抗议,然而西方的报章杂志却愈加转载这些卡通画,声称他们要维护言论自由。这些转 载引起了更多的愤怒,以致使领馆及教会被焚毁,人们被杀害。

在西方,我们对此事感到不解。为何穆斯林对这些穆罕默德的卡通如此不高兴呢?而且在过去,世人不是一向诋毁耶稣吗?我们可没为此事在各处杀人啊!言论自由 当然比小小的谴责来得重要啊!尤其是在西方世界,有许多人士为了维护言论自由曾经奋战至死,想当然穆斯林应当懂得这些道理的!

东方人却不那么想。穆斯林大多生活在所谓的羞辱与荣誉的文化背景里。这种文化扎根于羞辱与荣誉,而不是事情的对与错。他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几乎都以这件事 是光荣还是羞辱为准则。社会学家告诉我们西方人生活在所谓的以罪恶感为主的文化中,他们做决定大多以对、错为本。因此,西方人在必要时会为了维护人的权利 而舍命,东方人则会为维护荣誉而舍命。此外,穆斯林甚至对此有个合法的名称,称之为「荣誉杀人」。他们相信流人血可以洗清羞辱。基于这种观念,那些令家庭 或部族蒙羞的人,不论他是仇敌或是家中成员,均有可能被处死。

丹麦的卡通画即是一例。在这件事情上,西方人的权利和东方人的荣誉相撞,造成了非常火爆的情况。双方各持己见,自认有理,甘愿抗争到底,不惜舍命。

基督徒应当如何取舍呢?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不但除去人的罪,而且除去人的羞辱。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犯罪之时,羞辱也临到全人类。人类文化中有一些文化对羞辱较为敏感,而西方人则对罪疚比较敏感。不论如何,耶稣之死使我们得释放,脱离罪的污秽,这污秽包括了羞辱和罪疚。

要想能真正改正这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双方都能明白到:答案在于十架上耶稣的舍命。只有耶稣才能改错为正,并恢复人失去的荣誉。耶稣将我们的罪疚和羞辱都移到他自己身上。他被人诋毁和讥笑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羞辱都移到他的身上了。

如果我们能像维护我们的权利那样去热心传扬福音的话,这个世界将是多么不同啊!主耶稣借着顺服至死尊崇了父神。他已除去了我们的羞辱和罪疚。让我们在世上以言行来尊崇我们的主吧!

本文作者缪罗南﹙Roland Muller﹚着有许多宣教书籍。其中有两本书〝荣誉和羞辱﹙Honor and Shame, Unlocking the Door ﹚〞及〝使者、信息和社会﹙The Messenger,the Message and the Community 简称MMC﹚〞对以羞辱为本的文化有深入的讨论。他的网站:http://rmuller.com


穆斯林牢记着辉煌的过去,​​他们很难面对任何屈辱。


2006年9月23日
大斋月的第一夜

今夜,在世上各地 的穆斯林将一直仰望着天空。他们很关切地想要知道是否今夜得见一弯新月。若是可以见到,就表示大斋月开始了。 ﹙大部份的国家,司宗教事务者会正式宣告大斋月的开始。﹚禁食将从明日清晨开始。穆斯林将很早起床,在一天开始之前吃早餐,然后不吃不喝,直至夜晚来临。 这将是他们此后​​三十天每日的生活。请上网阅读有关伊斯兰历法的说明: http://www.pray30days.org

大斋月的第一夜我们在创世记中读到
「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
大斋月的开始就是如此。


麦加可乐

数年前发展出来的麦加可乐足以代表西方社会与伊斯兰文化间的巨大差异。麦加可乐的创办人不愿捐款给可口可乐这类西方的大公司。他们将麦加可乐销售额的百分之二十捐给穆斯林慈善机构,通常是巴勒斯坦人。

穆斯林常认为基督徒是受骗者,他们有责任引导基督徒认识伊斯兰的真理。对许多穆斯林而言,「基督徒」这名称代表物质主义、缺乏灵命和道德败坏。因而他们不 接受许多来自西方社会的事物,他们认为这些事都是邪恶不正的。对穆斯林而言,饮酒,色情,放纵的生活方式和缺乏宗教操练都显示出西方国家失败的确据。穆斯 林将基督教和西方文化视为一体。从另一方面看,许多穆斯林也没有实行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处在伊斯兰和西方文化之间,两面为难。


对传福音有正确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作正确的祷告,反之亦然!


专为中亚洲及苏联祷告 第1-6天

来自中亚洲的见证:

撒拉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她跟本地穆斯林朋友拿支娜约定在穆斯林大斋月期间一同禁食。这将是她们第一次长时间禁食。他们决定利用午餐时间一同阅读诗篇,并 观看一段耶稣影片。在大斋月那三十天当中,每天念诗篇时,每一章节都感动拿支娜。撒拉看出神在拿支娜的心中动了善工。由于一同祈祷和分享,俩人关系更加亲 密。撒拉察觉到拿支娜心中对神的爱与恩典的认识与日俱增。

大斋月结束的那一天,拿支娜去探访她的宣教士朋友,并与她分享了一些令人惊喜的事情:她在夜里见到了异象。她梦到当她在阅读圣经时,有条蛇出现了,蛇对她 说:「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的,我祗想从你的肚脐眼进入你体内。」就在那时,拿支娜在异象中高声呼叫:「耶稣!耶稣!耶稣!」蛇听了便大声喊叫:「果真是 你!耶稣!」立时,蛇的头就像纸做的一般被轧得粉碎。

拿支娜分享了她的异象后,撒拉和其他信徒就很容易地带领这位密友信主了。当拿支娜第一次听到创世纪三章十五节的经句时,她感到相当惊奇。那是圣经上有关耶 稣要来击碎撒但的头的第一个应许,也正是她不久前在梦中所见到的景况。就在拿支娜改变信仰的同一个月内,她丈夫也相信了。从那时起,这对夫妇及俩个孩子就 成为该城市内一所乌兹别克新兴教会的基石。虽然他们每天要面对失业和贫困各样的困难,但他们仍然坚定地与神同行。


第一天
2006年9月24日
   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


居民:两千六百八十万人﹙2005年7月﹚ 乌兹别克人 79%
俄罗斯人 5%
塔吉克人 5%
      哈萨克 3%
其他 8%

宗教:穆斯林 88 % (逊尼派为主)
东正教 8 %
其他 4 %

目前上帝在乌兹别克斯坦大大地动工。在前苏联境内,这个穆斯林国家正受到最专制压迫政权的统治。在这块土地上,少有个人自由可言。不过,出身穆斯林的基督 徒们深知在基督里有真自由和真实生命。拥有数千信徒的乌兹别克新兴教会虽受到逼迫,但信众矢志不移,积极宣扬主名。他们不但与国人分享福音,少数乌兹别克 信徒甚至到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及塔吉克斯坦等邻国分享他们在基督里的生命。

由于乌兹别克族人的教会不能合法注册及集会,因此,信徒们被廹在已注册的苏联人或韩国人教堂内聚会;或者在家中聚会。在家中聚会反而成了一种祝福,因为家 庭聚会既自然又符合民风。他们的家庭团契充满了活力,有许多敬拜、祷告、分享生活中的苦乐、相互代祷、也让许多人有机会能快速发展他们的领导才能。

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内,人若在家中举行宗教聚会,会被判有罪,除房屋财产被充公,还会被判监禁十七年。不过,这种事极少有切实执行的。尽管有此种威胁,仍吓阻不了信徒在家中聚会。

乌兹别克斯坦几百年来一直被困在黑暗之中,在属灵方面及社会方面都有许多禁锢。百姓滥用毒品、酗酒,HIV/爱滋病患日众。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很高。乡下 地区大多民不聊生。无数男人不得已出国谋生,去苏联的特多,有时导致家庭破碎。也有城市妇女沦为娼妓,以补贴家用。侵犯人权的事件很多,令人民深受痛苦。 为寻求解救之道,人民纷向民俗伊斯兰求助,却不明白其中充满了蒙骗及危险。

   祷告事项:


---对为乌兹别克信徒祈求,祈能发展出贴切文化的敬拜、教导及团契,既为神所喜悦,亦符合当前苦难的急需。

--为那受政府、家族及宗教首领所逼迫的信徒们祈求上帝赐力量及勇敢的心。

--请为卡里莫夫总统的政府代祷,愿神带来希望和改变。兴起真心服务人群、不采高压逼迫、滥用权势的领袖。愿神在各地区,乃至全国多多兴起像约瑟和但以理那样的人物!

--2007年卡里莫夫总统第二任期满即将卸任,目前尚看不出可以和平地交接政权。此时,祈求上帝保护及任用有智慧、敬虔的领袖,将来能促进神国的成长。


第二天 2006年9月25日 
穆乌兹别克斯坦的费尔干纳谷﹙Ferghana Valley,Uzbekistan﹚
    

历史上,费尔干纳谷原是丝路的枢纽,欧洲和中 东的商旅由此往返中国贸易。谷地向东,经山路达到中国西部的喀什噶尔绿洲;向西则连接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克哈拉等重要中途站。这片山谷地曾是印度穆噶尔 王朝建立者-巴布儿(Babur 1483–1530)的出生地。目前则分属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及塔吉克斯坦三国。吉尔吉斯人和塔吉克人虽居此地,但现在通认它是乌兹别克人的心脏地 带。

费尔干纳谷总人口约一千多万。面积虽不及乌兹别克斯坦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相当于美国纽泽西州),但该国三份之一以上的人口却聚居于此。此外,三分之一的 塔吉克人,二分之一的吉尔吉斯人也以此为家。它是全中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带,其影响之大,遍及整个区域。正所谓:谷地动向,乌兹别克斯坦举国趋焉。

费尔干纳谷地长三百公里,其间棉花田连绵,间有桑圃果园,孤村野庄。除盛产棉花外,它也是中亚的蚕丝业中心。此地土壤肥沃,农业鼎盛,因有溪涧纵横,灌溉 发达。河川汇成锡尔河,流入千里之外的咸海。但由于过度灌溉,广植棉花,频施农药,导致许多地方地力损耗,破坏表土。大部份土地被用来耕种棉花和小麦。数 百万农工,甚至八岁幼童,全都为着微薄工资辛苦耕耘和收获。而绝大部份的利润却落入政府官员和中间商的手里。政府腐败,法令苛刻,人欲做合法生意,几无可 能。

费尔干纳谷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孕育乌兹别克人各样文明的摇篮,人民以此为荣。文化意识上,生活在谷地的乌兹别克人自视为最纯粹的乌兹别克人。此一自傲 心态也成了传福音的障碍。区内民众普遍有这样的一种伪辩意识形态:「生为乌兹别克人,就要作穆斯林」。哥坎德市人口廿万,是主要的宗教信仰中心​​,以建 有三百间清真寺(最大的可容万人聚会)而自豪。事实上,唯有认识真神,了解到借着基督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使他们更加拥有乌兹别克人的特色。

很久以来,此地已成了伊斯兰保守派和反政府力量的温床。 1900 年代初期,当共产主义席卷本区域时,谷地的斗士成了反抗它们的最后一股力量。部份穆斯林更加急进,采取暴力方式,以期实现他们《真伊斯兰世界》的梦想。近 来,谷地有不少大城市常因政治或经济原因发动大规模抗争。安地军市﹙Andijon﹚在2005年五月间所发生的暴动,是到目前为止最惨烈的一次。当时, 乌兹别克军队对示威群众开枪,打死好几百人。广而言之,乌兹别克人是个爱好和平,不嗜暴力的民族。但住在谷地内的穆斯林,能藉由认识神而寻得真正和平的, 却寥寥可数。
       
祷告事项:


--费尔干纳谷地内,绝大多数穆斯林都未曾得闻福音,祈神感动那儿的本土信徒能大胆地作见证,并对非信徒生出更大的爱心。

--愿圣灵向谷地民众显明,作为耶稣信徒,绝不会减损他们作为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或吉尔吉斯人的本色,实际上,反而令他们寻回真实自我。

--谷地里的穆斯林需要经历神的国度。唯有在神里面建立起来的新社会才享受得到他们深心切盼的和平与正义。愿神正直之道掌管此地的商界。



来自费尔干纳谷的见证

我今年三十八岁,在哥坎德出生,那是费尔干纳谷的一个小城。我已婚,并有了孩子。我曾是个罪犯,坐监多年。从前我的生活一团糟,除了靠自己,无人可依靠。即使是我的父母及近亲也都拒绝理睬我。我未信上帝之前是个非常好斗、坏脾气又不诚实的人。因为我的恶名,人们都怕我。

1996年,我一生中第一次听到耶稣的事。那时我还在狱中,有一位牢友对我谈耶稣。他说耶稣为我们的救恩死在十享架上,使我们在他里面有真生命。我和他每 天读圣经,慢慢地,在狱中我有了改变。其他牢友也认识了耶稣。现在神的国度已扩展及费尔干纳谷许多的村镇。神正在行许多奇迹──医治人、释放人并改变生 命。我也花了许多时间辅导年轻人,他们过去从未听说耶稣。我极愿服事人,与人分享我从上帝那儿所接受到的一切

 

第三天 2006年9月26日
 

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Tashkent,Uzbekistan﹚


人口:230万以上(2005年估计值)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位于天山山脉丘陵地带的一大片河边绿洲上。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它自古就是重要的商旅憩息站和贸易中心。商旅沿着丝路,在穿越撒马尔罕、布哈拉与中国之间的沙漠和高山之后,可以在此找到补给。

1966年,塔什干发生了李氏7.5级的大地震而受到摧毁,三十多万人无家可归。不过,灾后重建非常成功。现代化的塔什干是中亚地区唯一有地铁系统的城 市。居民50%是乌兹别克人,还有不少俄国人﹙30%﹚。鞑靼人、塔吉克人、哈萨克人和韩国人等少数民族也以此为家。因为塔什干是中亚地区交通中心、最大 的城市及最大的工业中心,所以它做任何决策对整个地区都影响至深。

乌兹别克人极关心家人,又特别好客。在「客人比父亲更尊贵」这句乌兹别克谚语中显明了两件事。第一,好客是一种崇高的美德。乌兹别克人会如此说:「房子不 用来款待客人,还有什么用呢?我们必须款待真主带来的所有客人。」 第二,这谚语说明家庭对乌兹别克人极为重要。在家庭中,父亲或母亲的权威极受重视。孩子们也必须尽力照顾他们的年长父母,直到他们去世。

宗教方面,在第八世纪阿拉伯人侵入之前,塔什干人以拜精灵与拜火教为主。今天大多数乌兹别克人为逊尼派穆斯林,他们也信奉民俗伊斯兰教,包括拜各种精灵。市民中有60%的人出身穆斯林背景,有不少人因受共产主义的影响,不信仰任何宗教。

从欧洲移来塔什干的少数民族大多自称是基督徒,不过各宗派里真正活出信仰来的信徒少于一万人。在塔什干有几个正在成长中的乌兹别克族的小团契。政府禁止向 穆斯林传教,也不允许人公开或秘密地改变宗教信仰。活跃​​的基督徒受到非常大的迫害,尤其是乌兹别克信徒,更受到非人的虐待,包括殴打和拷问。

        祷告事项:



--在塔什干,教会借培训基督徒计划大举植堂。求主让这个城市的十一个区都能福音化。

--乌兹别克信徒正学习利用自己家来接待基督肢体。求主让塔什干的信徒更加活跃、大胆及圣灵充满。

--有些信徒有异象要将福音传遍中亚。愿教会从塔什干开始外展,去医治这块受伤害的大地。



第四天
2006年9月27日  

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本文由住在当地的基督徒写成

最近有一位哈萨克朋友邀请我去参观市内新成立的聚会,它就位在我们朋友家里。我满怀盼望,并准时抵达。但因其他人尚未来到,所以家庭聚会还不能开始。不久,老的、少的哈萨克人陆续来到。有些人看来友善,有些人看来严肃,大多是妇女,大家都讲哈萨克话,这是一种突厥语。

我们坐在客厅,大多数人都席地而坐。我很讶异竟然来了有三十人之多。欧林北做了个简短祷告,然后弹起吉他来。那吉他需调一调音,不过不妨害歌唱。我们唱了 一首又一首。欧林北说最近有属灵的突破,有八个人找到了「正路」。因为在哈萨克文化中极看重殷勤待客,因此像这种聚会堪称恰到好处。不过,这种聚会不同于 一般待客之道。各人先自我介绍,再同念一段圣经。讲道好像谈话,之后有交换心得。欧林北和古娜娜看来不像是特别有恩赐的教师或领袖,他们比较像属灵的父母 那样照顾「新生儿」,并全心全意地爱护他们。我看着他们,心中很高兴。

有几个人分享了他们最近与主同在的经验,他们可真有得说的。有一位老妇人大声叫道:「你们可记得一个月以前我是什么样子吗?我又紧张又不安。你看到我的改 变吗?」有人称是,说她在过去一个月内的确有很大的改变,并且马上为此赞美神。这群人似乎并不真的需要一处「合适的教堂」。即使上一堂吉他调音课,也不见 得能增进他们彼此间的分享。我愿在本城内每条街上都有一间这样的教会。这才是真正的「神的家」。

哈萨克斯坦面积略与西欧相当,人口一千六百万人,其中有九百万哈萨克人。他们的传统宗教是伊斯兰民俗宗教。 1990年代几乎连一位哈萨克基督徒都找不到,如今估计有一万名之多!神的教会仍在继续增长中。

     祷告事项:



--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差异是哈萨克新兴教会所面对的极大挑战。请为教会的合一祷告。
第五日 2006年9月28日

卡巴尔达诺-巴尔卡里雅〝山地鞑靼〞族人
The 〝Mountain Tartars〞 of Kabardino-Balkaria


人口:七十六万
巴尔卡尔人:8 %
卡拉查人:43 %
俄罗斯人:33 %

巴尔卡尔人住在俄国南部,高加索中央地带,属突厥族裔。长久以来,巴 尔卡尔人除仍操突厥语外,其余文化习俗,与比邻而居的高加索人几无不同。十三世纪时,巴尔卡尔地区首次受到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的侵占,原属乔治亚王治下的巴 尔卡尔人随同王一同抵抗蒙古军。后来却加入了成吉思汗的突厥-蒙古部族。然而蒙古人支使巴尔卡尔人与他族相抗衡,引起血腥内战。

几百年后,巴尔卡尔故土终为俄㑩斯所并吞。俄人用《山地鞑靼》或《山 地突厥》泛称高加索山区突厥-鞑靼各族。 1942/3年期间,无数的巴尔卡尔人加入德国陆军,与其他土耳其人联合组成《土耳其斯坦》志愿师。有些人被编入纳粹武装党卫军,成了他们的土耳其人部 队。此举促成俄人于1943年,把整个族群流放到中亚地区去,直到1957年,始得重归故里。

1991年,卡巴尔达诺-巴尔卡里雅成立自治共和国,1992 年与俄国订立联邦条约。目前,约有八万五千名巴尔卡尔人和十七万同属突厥裔的卡拉查人。该国与伊斯兰教渊源深远,是苏联境内最贫苦之地。因失业率高,宗教 激进份子又兴风作浪,令国内危机四伏。但与车臣、北奥塞梯雅、印古什特雅,和达格斯坦等邻国相比较,目前还算相当稳定。它幅员一万两千平方公里,面积约两 倍于英国的得文郡。北部山区坡度缓落,高原起伏。大高加索山则峰峦连绵,雄据南疆。最高峰厄布尔士山高达5663公尺,三千公尺以上山区,终年冰河封盖。 国中绝大部份尚属未经垦殖、人迹罕至的荒野。人民多务农。木材业及矿产亦颇重要。

人数多的卡拉查人与人数少的巴尔卡尔族之间,相互仇斗已有好几个世 代。出现在巴尔卡尔草地的极端份子组织《雅茹克Jaruk》,咸信是新近暴力事故的主角。据云这组织系由已故前车臣乱党领袖鲁斯兰格拉季夫于2002年所 组成,他们要在北高加索地区推行伊斯兰法典。近年来,在不少事故中常发现本国青年混在恐怖份子群内。

祷告事项:


--请为此地区的和平祈祷。

--为俄㑩斯人与高加索人得以和好而祈祷。

--愿神保守并庇佑巴尔卡尔族少数的基督徒。

--愿神的希望与亮光为巴尔卡尔人,和卡拉查人而大放光明。



第六日 2006年9月29日      鞑靼人/鞑靼斯坦﹙Tartars/Tartartan﹚
                                        

鞑靼人:
鞑靼语属突厥语系,与哈萨克、乌兹别克、维吾尔、巴什曷、土库曼、吉尔吉斯及塔吉克等语言有关联。鞑靼人总共约有七百万人住在俄罗斯联邦及其邻国境内﹙鞑 靼斯坦、西伯利亚、高加索及中亚洲。﹚莫斯科约有九十万鞑靼人。他们因不断迁徙,又与其他民族通婚,以至相貌上差异颇大,有的像蒙古人,有的像高加索白 人,发色从金黄到黑色都有。鞑靼人主要是挂名的逊尼派穆斯林。有几个鞑靼部落如Nagajbaken及Krjaschenen在十六至十八世纪时曾接受苏 俄东正教,如今多半是挂名的基督徒。在鞑靼人之中,福音派及灵恩派信徒不及百分之一。

鞑靼斯坦:
属俄罗斯联邦的一员,面积67,836
平方公里,略小于苏格兰,离莫斯科以东约九百公里。人口约四百万,其中鞑靼人占52.9%,俄罗斯人39.5%。

过去十五年间,伊斯兰教在鞑靼斯坦成长快速。 1990年,全国有100间清真寺,到了2004年,却超过了1000间。而苏俄东正教教会只有176间,另有少数天主教、福音派、灵恩派的教会。虽然鞑靼基督徒有增至千位数的迹象,然而仍有数百万人对福音毫无所知。

请为下列鞑靼斯坦的城市祷告。愿住在这些城市里的鞑靼人借着影片、录音带、网站、圣经及基督教文宣得闻福音。愿在全国各地兴起发展良好的教会。

喀山﹙Kazan﹚:是鞑靼斯坦的首都,人口一百一十五万。半数以上的人是俄罗斯裔,43%的人有鞑靼背景。喀山从前是强大的喀山汗国的首都。 1552年时被「恐怖的伊凡」﹙Ivan the Terrible﹚所征服。它是一个重要的工、商及文化中心,是鞑靼文化的重镇,也是伏尔加河畔最大的港口。 2005年它庆祝建城一千年时,有清真寺Kul Sharif献寺典礼。这座清真寺是欧洲最大最美丽的寺院之一。

拿布里兹涅.切尔内﹙Naberezhnye Chelny﹚:是鞑靼斯坦的第二大城,居民以穆斯林为主,约六十万。它位于卡马河边,在莫斯科东边1,100公里。市内建筑以公寓为主。经济来源主要依 靠石油和天然气的探勘和生产。当地也有丰富的水力、森林及农业资源,但生活水准很低。

其他都市:
下卡姆斯克﹙Nizhnekamsk﹚ 人口:225,399。
阿尔梅季耶夫斯克﹙Almetyevsk﹚人口:140,000。
叶拉布噶﹙Yelabuga﹚人口:67,500人。
列宁诺戈尔斯克﹙Lenenogorsk﹚人口:65,600
泽廖诺多利斯克﹙Zelenodolsk﹚人口:100,000
参考网站:www.kazan1000.ru/eng
www.tatarica.com
      


专为中东地区祷告 第7-11天

来自伊朗的见证:

阿不都拉和扎哈娜虽自认是穆斯林,却有名无实。他们邀请了一位基督徒访客到家中来。谈天之余,这位基督徒请阿不都拉同去教会。在那儿,阿不都拉深受感动。第二天他请基督徒于离境前再聚一次。他透露:「扎哈娜以为我要变成基督徒了!」两人都感到好笑。

数星期后,这基督徒收到他朋友寄自伊朗的电邮:「上帝太美好了!衪以全新方式出现在我心中,耶稣对我变得好真实。特别是扎哈娜也成为信徒了! 」他说有一天早晨他被梦搅扰而醒来。在梦中,扎哈娜问他为何他从不带她去教会。当他正思想这梦时,扎哈娜恰好走进这房间,问他为何不带她去教会。他眼泪夺 眶而出﹍,其余的都不必说了。现在俩夫妻同上教会。他们的热心导至扎哈娜的两位姐姐也都成了基督徒。他们并且在邻里间分发圣经。

来自埃及的见证:

1999年,我嫁给一位很难相处的丈夫。我和他生了两个男孩,大儿子两岁,小的六个月。丈夫不信任我, 经常诬指我与别的男人有染。后来他有了外遇,又不给我钱为婴儿买食物牛奶。每次我问他要钱,他就打我,并说:「穆罕默德说如果你不服从我,我就不必给你任 何东西。」我向他抗议。他虽去清真寺、拜祷及禁食,仍然恶待我。

后来,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有基督徒替我找到工作,我就不必再仰赖丈夫。因此我去了一所教会,当我和那些基督徒谈话时,我感受到从上帝来的平安。几天后,教 会中一位妇人要我去见她。她说:「耶稣将给你一份工作。」她送我一本圣经,告诉我耶稣要我跟随他。我离去时,她给我一点钱,又说我钱还没用完就会找到工 作。她教我如此祷告:「耶稣,若你真是上帝,请给我一份工作。」我以为没有人会听我的话。可是不久我碰到一位穆斯林,他对我说:「我给你找了份好工作。有 一个基督徒家庭需人照顾他们的女儿一年。」我心想:「这位上帝是谁?竟然这么快就听了我的祷告。这些人又是谁?」后来,我就有钱为儿子们买食物,并去教 会。最后,我将自己交给上帝。


第七天 2006年9月30日    伊拉克的苏拉曼尼亚﹙Sulaimaniya, Iraq﹚

苏拉曼尼亚是伊拉克北部新兴的都市。 1785年由库尔德王子伊布拉幸巴沙所建立。市名取自苏丹苏里曼大王之名﹙Sultan Suleiman the Magnificient 1494-1566﹚。在他治下,鄂图曼帝国的国力达到巅峰。 ﹙苏里曼是所罗门的伊斯兰名字﹚。苏拉曼尼亚靠近伊朗边境,人口约八十万。

这个城市是讲索兰尼语库尔德人的文化中心,世人公认它是讲求年轻和进步的都市。 1915年在这儿建立了库尔德人第一所女子学校。据说历史上第一张库尔德语文凭也颁发于此。伊拉克最早的四间库尔德语报纸在此发行。它的大学于1968年 创立,是伊拉克北部最老的高等教育学府。目前有学生八千人,其中半数以上是女性。

过去这个城市曾经走过许多黑暗的日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口从两万人锐减至两千五百人。当英国人设立的省长──马哈木教长自立为库尔德斯坦王的时候,本城就饱受英国空军的轰炸。 1985年,萨达姆胡赛恩执政掌权,将附近两百多座村庄夷为平地。

长久以来,在政治上,本城受到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的控制,由西拉塔拉班尼领导,他是伊拉克过渡政府的总统。虽然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区域算得上非常安全,然而2005年十月发生了一件自杀式暗杀事件,导至本城九位库尔德兵士死亡。

大多数库尔德人属伊斯兰教逊尼派。然而在信仰中掺入了许多神秘和苦修的成份,并加上默想技巧﹙带有苏非派色彩﹚。本地区深受伊斯兰兄弟会或卡迪里教团及纳 克西班底教团的影响。卡迪里教团是苏非派在伊斯兰世界分布最广的会社,他们分布在亚洲、土耳其、巴尔干以及部份非洲。纳克西班底教团是个受欢迎的德尔维希 教团,十四世纪时在布克哈拉成立。这两种会社至今仍然有相当的影响力。

基督徒一向聚居于本城的东边。最老的教堂建于1862年。大部分本土基督徒均属迦勒底教会,这是古老的东方教会,与天主教有关联。在库尔德斯坦传福音约始于1830年代。但只有零星少数人从伊斯兰教转信耶稣基督。很多人怕被伊斯兰社会逐出而不敢信主。

        祷告事项:


--求神持续保守伊拉克的库尔德斯坦有平安。

--愿索兰尼语的库尔德圣经广为分发。愿借着圣经、基督教广播及电视节目、基督教文宣及耶稣传电影结出许多果子。

--愿库尔德人能有愈来愈多的机会遇到有力的见证,不再害怕跟随基督。


第八天 2006年10月1日    阿曼﹙Oman﹚的城市

阿曼人口3,001,600(2005年7月统计数),其中577,300非阿曼公民。

阿曼王国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面积比英国略小。大多数阿曼人住在沿海低地,海岸线长1,200公里。主要产品除石油之外,有枣子、柑橘类、热带水果、 熏香、矿物油等。并有渔业和旅游业。国王卡布斯•塞义德(Qaboos bin Said)治国35年,建立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政府稳定并致力于发展经济。最大的五个城市是:马斯喀特、萨拉拉、索哈尔、尼兹瓦和苏尔。

马斯喀特(Muscat,人口514,000)
是阿曼的首都。人们为了上学、公务、就医,或经济因素从全国各地来到此城。因阿曼在三十年前才开始建立自己的现代化大学教育,所以此地有很多外国人任工程师、专业人员、大学教师、技术工人等。 。

萨拉拉(Salalah,人口186,000)
萨拉拉位于马斯喀特西南一千公里。两城间有荒原相隔,现代化公车约需十一小时才走完全程。它与坦桑尼亚外海的桑给巴尔王国关系密切,许多萨拉拉人会说斯瓦 希里语。这里是阿曼唯一有雨季的地方,故出产丰富。秋季雨季来临时,萨拉拉一片翠绿,许多旅客来此欢庆卡里夫节(Khareef)。此地有基督教的几个宗 派。

索哈尔(Sohar,人口135,000)
据说索哈尔是著名的阿曼航海英雄辛巴德的家乡。这个城市相当保守,人们过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上一代有很多人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

尼兹瓦(Nizwa,人口85,000)
尼兹瓦位于马斯喀特以西85公里的山区。数世纪以来,它以手工艺品、工匠及艺术品而闻名。它与巴赫拉(Bahla)同为迷信与巫教的中心。在阿拉伯世界中,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儿制作的银护身符。

苏尔(Sur,人口75,000)
苏尔是一个最少接触福音的阿曼城市,位于阿曼的最东端。历史上,苏尔有一些著名的造船厂。它的单桅帆船很有名,曾远航至中国。即使在今天,苏尔仍然有造船业和修船业。居民非常保守。

    
祷告事项:


--阿曼75%的人口属伊斯兰教伊巴迪派(Ibadi),这个教派被逊尼派视为异端。但信徒自认为是「真」穆斯林,要他们归信基督,可能难上加难。愿上帝带来突破。

--阿曼人友善又好客,但很难与他们深交,因为他们非常内向。或许因受到逊尼派的迫害,他们认为谈论宗教问题是不礼貌的。愿圣灵开启阿曼人的心,愿意与人交谈。

--在阿曼工作的外国人之中有许多是基督徒,愿他们的光照在人前﹙太5:14﹚。


第九天 2006年10月2日  

伊拉克讲贝迪尼语的库尔德人(The Behdini speaking Kurds of Iraq)
       
讲贝迪尼语的库尔德人居住在伊拉克最北部的地区,就在古城尼尼微所在之地,靠近摩苏尔(Mosul)和多胡克(Dohuk)两城。伊拉克境内讲贝迪尼语的库尔德人约有一百七十万人。

库尔德人总计约有三千万,主要居住在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北部。德国是中东以外最多库尔德人的国家,目前有四十多万人。有些库尔德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圣经中提到的玛代人。

库尔德人每年最重要的节日是新年,日期是三月二十一日。在新年前夕,库尔德人围绕着村庄和城镇点起营火,以纪念库尔德斯坦从一个残暴国王的统治下获得传奇性的解放。为庆祝新年,人们穿上五颜六色的新衣服,烘烤特制的糕点。也有人驾车到山上,与家人和朋友野餐以示庆祝。

说贝迪尼语的库尔德人90%以上是逊尼派穆斯林,但在实际生活里却信奉充满迷信的民俗伊斯兰教。在北方还有人信奉耶兹迪教(Yezidi),这种宗教早于伊斯兰教,很可能与拜火教有关。耶兹迪教主要的教堂位于多胡克附近的拉里什(Lalish)。

所有库尔德语系,包括库尔曼吉语﹙ Kurmanji,全球约一千万人讲此种语言﹚、贝迪尼语和索兰尼语(Sorani),都与波斯语有关,均属印欧语系。它们与土耳其语(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或阿拉伯语(属于闪族语系)没有任何关系。

库尔德人按其城镇及地区各说不同的方言。目前只有约翰福音被译成贝迪尼语并已出版。新约其他部份也有贝迪尼语的版本在流传,但仍在修订中。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电视台曾经播放过电影《耶稣传》。

2003年春天,萨达姆胡塞因(Saddam Hussein)政权垮台后,库尔德人虽满心感谢能从他的压廹下获得解放,但他们对未来仍然感到不安全。目前库尔德自治区内许多学校可以教授贝迪尼语。伊 拉克的现任总统是库尔德人,他们希望在新伊拉克政府统治下,库尔德仍能维持自治。不过政治独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库尔德所​​有的问题。真正的和平只能来 自神的国。
       
     祷告事项:


--为讲贝迪尼语的库尔德人中间极少数的基督徒祷告。愿他们虔诚信靠耶稣为王,信心不断长进、得坚固。

--求主让全本新约能尽快翻译成贝迪尼语,并获准出版、印刷和发行。求主让福音卡带及录影带也能广泛流传



第十天 2006年10月3日   土耳其的扎拉人﹙The Zaza in Turkey﹚


「你是土耳其人吗?」-「是的」
「你是库尔德人吗?」-「当然啦!」「你是扎拉人吗?」-「对,说对了!」

在上面的对话中,当我们更接近话题的中心时,回答的语气也一个比一个肯定。

说真的,扎拉人或称迪利人﹙Dimli﹚既非土耳其人,也非库尔德人。他们住在土耳其东部的东安纳托利亚,有他们自己的语言、历史和文化。然而他们过去一 向不被当作为一个不同的民族,就是今天仍是如此。这个民族只有口传的文化,而没有文字的记载。他们的故事靠口传至下一代。因此,在土耳其这国家里,他们的 处境极为不利。

自从土耳其立国以来,政府致力于同化不同的族群。因此,有关扎拉人历史文化的研究及民族的鉴定遭到有计划地废止,而令他们成了没没无闻的民族。然而他们人 数不少,全球各地共约有三到五百万人,单在德国就有二十五万人。可能半数的扎拉人已移居西方国家或是土耳其境内比较大的城市。

扎拉人并非单一族群,按宗教信仰可分为两群:北部扎拉人属伊斯兰教什叶派的阿里维支派﹙Alevi﹚,然而许多逊尼派信徒不认为他们是伊斯兰的真信徒。南方扎拉人,像其邻近的库尔德人一样,属逊尼派。

这两族在宗教信仰上的分歧也反映在其民族文化上,他们各有各的方言,文化差异相当显著。词汇和文法的不同令这两族人在沟通上有困难。

北部扎拉人已有其母语的耶稣传电影,南部的版本正在制作中。这类影片的事工对口传文化特别重要,因为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读和写他们的母语。

虽然移居他国的扎拉人家庭有些已经信了耶稣基督,然而在他们的出生地土耳其境内,几乎没有听说过这种事,可能只有几位信徒罢了。若他们能听到耶稣的话用扎拉语发音,一定会对福音产生很大的反应。可见翻译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祷告事项:


--愿神帮助扎拉族人找到神在基督里为他们所预备的身份及地位。

--愿能以适合文化的方法在扎拉人之中传福音。

--愿北部扎拉人对已有母语配音的耶稣传欣然接受;愿南部母语的配音得以顺利完成。

--愿那极少数已经信主的扎拉人信心能有长进及坚固。并为建立新教会祷告。

--为正在进行的南部母语圣经翻译工作祷告。

  
第十一天 2006年10月4日  

伊斯法罕的穆斯林﹙Muslims in Isfahan﹚
﹙或作Esfahan、 Isphahan﹚

人口:1,001,000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历史上可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之久。它位在伊朗中西部,座落在扎格罗斯山区边缘,在德黑兰南边420公里,设拉子市 ﹙Shiraz﹚之北480公里。公元1598年至1722年之间,伊斯法罕曾是萨非王朝﹙Safavid Empire﹚的国都。那期间,这个城市得到美化和扩建,是它的「黄金时期」。

每一年,成千上万的伊朗人和外国人来此观光游览,他们慕名而来,参观自萨非王朝遗留下来美丽的建筑物和古老的花园。其中尤以十六世纪初所建,横跨札央德河上的桥最为著称。 「教法师清真寺」位于哥梅尼教法师广场上,是一座精美绝伦的伊斯兰式的建筑物。

今天在伊朗,包括伊斯法罕在内的所有主要城市,出身穆斯林的基督徒为数极少。绝大多数的伊朗人属什叶派穆斯林。基督徒们害怕受到廹害,几乎无人敢公开表示他们对基督真正的看法。

当神看着伊斯法罕时,衪看到了什么?

神当然看见了这些美丽的建筑物,不过衪看到更多的美和技艺。衪也看到按衪形像被造的人。衪知道城内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他们的住处。衪知道他们的生活,了解他 们的痛苦、忧虑和快乐。衪知道未来可以带给他们的一切是什么。衪知道,也关心。因他们是衪所造的。衪希望织造他们,使他们在基督耶稣里成为新造。 ﹙请看诗8:1-9,特别是第5节;以及来2:5-15和弗2:10﹚

下面列出许多男人和女人常见的名字,他们都住在伊斯法罕。请在主宝座前为这些人祷告,求衪带领他们和全城的人得到救恩。求主「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26:18 ﹚
男人:穆罕默德、哈珊、阿里、胡笙及拉席德
女人:法提玛、罗珊妮、所拉雅、珈斯敏及哈蒂雅

参考网站:
http://www.iranchamber.com
http://www.iranpix.com﹙看Esfahan﹚
http://www.farsinet.com﹙Christian﹚
http://www.persianwo.org﹙Christian﹚
    


第12-14天 专为欧洲祷告

寄自英国的见证:

去年英国版的《30天》登出一则有关两位年轻穆斯林男士的见证。其中一位A先生的近况如下:

A先生在经济和其他方面均有困难。他与穆斯林朋友住在一起,感到不能向人明说他对耶稣很感兴趣。四下无人的时候他才读圣经。他极想与基督徒做朋友,可是又 怕上教会。在一位室友力邀之下,他和室友去了清真寺。在那儿,他感到实在无法接受他们所教导的,而离开清真寺,并声称绝不再去了。

在过去一年中,当A先生在困难中看到神回答他求职的祷告时,他对耶稣的爱也随之增长。最近他返乡探亲时与家人分享了他对主的爱。家人的反应良好,A先生相信不久他们也会变成耶稣的跟随者。

法国郊区重返圣经:

尤斯里﹙非本名﹚来自一个移民自阿尔及利亚的大家庭,在法国最大城市之一里昂的郊区长大。 2005年11月在法国郊区所发生的暴乱和种族冲突,他早在1980年代就在他所住地区亲自见到过同样的事件。

就像其他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一般,尤斯里也接受了他父母伊斯兰传统的教育。他空闲时踢足球,或与其他男孩玩在一起。在一个星期六下午,他碰到了另一个机会。 有人邀他去参加一个圣经俱乐部,是由住在该市另一边的宣教士所开办的。不久,「去圣经俱乐部」就变成他和朋友们消磨时间的乐事。不过,他的北非友伴们因受 到批评和反对而不得不放弃。他却不同,即使到了青少年期他仍一直参加,并且开始自己学习圣经。

经过多年的播种,神的话在尤斯里的生命中开始结出了果子。他服完兵役后,进入英国一间圣经学院学习。今天,他负责一个重要事工,主持神学训练的部份。他所 预备的课程内容须符合出身穆斯林背景的基督徒之所需。他还到北非作圣经教导及训练。请为尤斯里和那些像他一样蒙召服事北非教会的人祷告。他已受邀在未来几 个月中到北非训练教会领袖。



第十二天 2006年10月5日      科索沃﹙Kosova ﹚

人口:约2-2.2百万
族群:阿尔巴尼亚人88%, 塞尔维亚人﹙Serb﹚及黑山族﹙Montenegrin﹚7%,其他5%﹙土耳其人及罗马尼亚人﹚。
宗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
面积:10,887平方公里

科索沃从前曾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及鄂图曼帝国的一部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于塞尔维亚,战后并入南斯拉夫。 1998年塞尔维亚人和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之间发生极端种族暴行,导致数千人死亡及大批难民。因而自1999年六月,科索沃被置于联合国管理下。此后数 年,科索沃逐渐平静下来。在重建科索沃方面,欧盟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下面是一篇基督徒探访科索沃的报导:「我们大部份时间都花在首都普里斯蒂纳的一间教会里。上帝正在科索沃作工,许多人渴盼福音。人们极愿讨论基督,令我们 惊喜。我们不论走到哪儿,都有极大的自由与人分享福音,我们派发圣经和福音单张。有一位弟兄在大学校园内举行讲座,每次都约有百人参加。聚会时,有些基要 派穆斯林会出声干扰,可是却造成其他人对伊斯兰表示不满。然后,阿尔巴尼亚信徒向在场人士分享信仰。看到他们大胆地谈论,真令人兴奋!」

科索沃基督徒亲眼看到过去十年中信徒人数由三人增至数百人,教会由一间增为三十多间。起初由一小群人在一间小房间内聚会。他们没有车子代步,只有一点点 钱,每天步行数小时,从城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拜访人们。他们还印刷了六十本书及小册子,内容涵盖护教学到信徒生活。并分送基督教杂志给成千的阿尔巴尼亚人。

有一些出身穆斯林的基督徒甚至从事宣教事工。最近有六个人参加了西方基督教的团队,并在伊斯坦布尔耽了一星期。他们走遍街巷,分发基督教文宣并与穆斯林谈 话。当他们看到当初将伊斯兰传入科索沃的土耳其人愿意听福音,希望多认识耶稣时,心中很受感动。科索沃的信徒按着心中的感动,放下对土耳其人的负面情绪, 心中充满了对土耳其穆斯林的怜悯和爱。
        
        祷告事项:



--感谢神在科索沃的作为。愿主不断地在科索沃穆斯林心中制造更大的属灵的饥渴。

--新信徒需要教导和门徒训练。愿新信徒继续在属神的知识上成长,并且更有效地用言语行为向他人传讲他们的信仰。

--愿主继续在科索沃穆斯林的心中造成更大的属灵饥渴。

--愿科索沃信徒充满上帝的智慧,好成为本族本土的光,以及希望之源。



第十三天 2006年10月6日    法国里昂﹙Lyon, France﹚

人口:一百二十六万,包括十五万穆斯林

在里昂地区传福音并非易事,它是一场真正的属灵大战。市民基本上遵行 法国的时尚。里昂过去以信奉天主教为主,曾经正式被奉献给童贞女玛利亚。 70%的法国人自称为天主教徒,其中10%以下的人经常参与宗教活动﹙占全人口6%﹚。更正宗及福音派约占人口的1.75%。法国人中有25%相信占星术 及灵媒。超过15%的法国人搞玄术﹙occult﹚,每年总花费数十亿欧元。而其余的人则说没有任何宗教信仰。

里昂地区的穆斯林大多来自北非各国,如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及突尼斯。 有些在此居住已有一两代或更久。在大里昂地区的小城Venissieux以拥有大量穆斯林人口著称,其中包括死硬的基要派人士。当地许多年轻穆斯林深受一 位名叫Ahmed Deedat﹙去年去世﹚的南非穆斯林传道人的影响。他的教导被制成录影带,多年来毒化人心,叫人抗拒圣经。他对圣经的反对言论常不合学者态度,也不够诚 实。例如他说圣经已受到窜改,因为有些圣经中耶稣所说的话被印成红色而非黑色。基督教事工者经常碰到人指控基督教,而少遇到慕道者。此外,年轻人有愈来愈 多人不但对长辈们缺乏尊敬,就是对他们自己的宗教也失去敬意,尽管他们常常公开大发意见,不断卫护着它。

出身穆斯林的信徒多半说他们是由于法国基督徒朋友恒定地见证主而信主 的。有些人成长良好,但有些人仍然背负着艰苦童年的包袱。在里昂地区的十五万穆斯林之中,大约有四、五十位基督徒来自穆斯林背景。每年有几位改信基督。自 2001年始,有一小撮有穆斯林背景的信徒固定聚会,他们的敬拜歌曲有其文化特色,并食用特殊食物。这一小群人信心增长并鼓励人积极参加教会。他们借集会 和个人证道积极向穆斯林传福音。

市内除了五千多福音派/灵恩派信徒外,还有八位从不同差会派出的人专向穆斯林传福音。里昂区有少数天主教徒致力于和穆斯林建立关系及对话。然而他们通常对领人归主并不积极。

    祷告事项:


--祈求在里昂的穆斯林和法国人均有属灵的突破。

--为在法国穆斯林年轻人中间工作的基督徒工人祷告,给他们文化敏感心及面对反对时有坚定的心志。

--在法国穆斯林年轻人中间工作的基督徒避免不了要谈及玄术对穆斯林生活的影响,以及因种族纠纷和法国人的歧视所
引起的抗拒心理。愿神装备祂的仆人们面对这些挑战。



第十四天 2006年10月7日    瑞士的日内瓦﹙Geneva,Switzerland﹚

每逢夏天,日内瓦都要接待从阿拉伯半岛各国来的大批渡假者。那些有钱人家到日内瓦来渡假,享受此地的平安和保障。日内瓦本地的基督徒则有机会跟这些中东人谈福音。

有一位教宗教学的年轻女子来自沙特阿拉伯,对市内教堂顶上的十字架感到好奇。她甚至拍了一些相片。有两位女基督徒来跟她谈话,她说出心中的困惑:「为什么 在欧洲若你想要古兰经,就可以自由地买到,而在我国却不可能买到圣经?」另外一位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年轻男子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说:「我们住在一个开放的世 界里,如果我想要一本圣经,上网就行了。」

一群具有阿拉伯背景的基督徒曾经在日内瓦湖边与那些漫步在公园里和码头边的阿拉伯渡假者有很好的接触。 2005年的暑期,仅仅在一个月之中,他们就跟六百名男女谈过话。其中有两百人听到了详尽的福音。约有三十人表示他们愿意更进一步认识耶稣。最后一夜,有 几位说阿拉伯话的基督徒唱起阿拉伯文的基督教歌曲来,吸引了许多观光客驻足聆听。一位年纪较大并患了喉癌的叙利亚人听了好一阵子之后,让基督徒们为他祷 告。他离去时手中拿着一本新约圣经。

前沙特阿拉伯的法赫德国王喜爱来日内瓦小住。他去世后,市内许多大旅社猜测此后阿拉伯观光客可能会到别处去,因为日内瓦又不是沙特阿拉伯人、卡塔尔人和其 他波斯湾国家在欧洲唯一的渡假胜地。不过,即使将来观光客的人数减少了,居住日内瓦的穆斯林可能仍然不在少数。目前有180多个不同国籍的人居住本市,其 中包括35国官方代表﹙如使领馆人员等﹚来自穆斯林国家。市内有两间清真寺,几间伊斯兰学院。尚有许多北非穆斯林,和无数从非洲撒哈拉地区来此非法居留的 穆斯林。日内瓦的基督徒发现他们有极多的机会与穆斯林做邻居,向他们传福音。市内数间教会已采取特殊行动向穆斯林社区传福音。

              祷告事项:


--愿日内瓦的基督徒能够抓紧机会向来访或长住本市的穆斯林传扬基督。

--为改信基督的穆斯林祷告。愿神帮助他们在基督徒社区内成为真门徒。基督徒们需花时间、精力及精神去训练有穆斯林背景的新信徒。

--为日内瓦及欧洲其他地区的事工祷告。这些地区有很多穆斯林的观光客和居民。欧洲本地及阿拉伯裔的基督徒在事工上都各有其重要性。



专为东南亚及太平洋区祷告 第15-18天

寄自斐济的见证


最近有一位穆斯林借着一种奇特的方式遇到主。他经营一种海产事业,以捕获栖居海底的海参为主。有一些亚洲人食用这种海产。他的太太固定去上教会。这位穆斯林生了重病,最后他为了想求得帮助,便和太太一同去教会。他在教会得到一本圣经,当他读圣经时感到很有趣味。

后来,他又去捕海参。他留在船上,工人们潜入海中,可是始终没有收获,真令人气馁。当他一个人在甲板上时,他拿出那本圣经来读。读着读着就打起瞌睡来,并 做了个梦。他梦到自己身在海上,并看见一个发亮的身影从水中升起。不知为何,他知道这个超自然的身影就是耶稣。耶稣手指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叫他看,接着他就 醒过来了。

当工人们回到甲板上时,仍然两手空空。他对工人们说:「你们愿意去我要你们去的地点吗?」他们既一无所获,就说好罢!他就将船开往那梦中身影所指示的位 置。这一海域过去从没有人在此捕获过任何海参的。可是他们在此区域连续三星期捕获到无数的海参。他因此信了基督,现在也带领其他穆斯林归主!

见证二:

有一位基督徒名叫阿富﹙非本名﹚,原为穆斯林。他和几位亲戚一同去探访他病重的伯父。见面后,阿富和老人家有机会单独相处,并得以引领老人家信基督。这件 事可真是不可思议的,他的伯父还是一位伊斯兰的教法师呢!老人家问阿富他是否可以和耶稣讲话。阿富说当然可以,并且说跟耶稣讲话要自然,就好像伯姪两人在 谈话一般。后来阿富出到屋外几分钟,却听到老人家在屋内跟人谈话。阿富回到屋内后问他的伯父在跟谁谈话,伯父答:「跟坐在那边的人啊!」阿富四下一望,哪 有人啊!就问:「那人说些什么呢?」「他告诉我明天他要回来接我,不过我的身体要留下来!」后来阿富得知他的伯父恰于次日去世!



第十五天 2006年10月8日     斐济的穆斯林﹙Muslims in Fuji﹚

人口: 893,354人﹙2005年估计数﹚

宗教:穆斯林7.5%﹙67,000人,以逊尼派为主﹚;基督徒52%​​﹙美以美派、五旬节派、天主教徒及其他﹚;印度教38%, 其他2.5%

斐济是太平洋中独立的岛国共和国。由几个大岛和三百个以上的小岛组成。总面积为18,270平方公里,比威尔斯略小一些。百年前原属英国殖民地,于 1970年独立。岛民中,斐济美拉尼西亚人占51%,印度人44%,余为欧洲人及其他人种。英文是斐济的官方语文;原住民斐济人之间通常说斐济话;印度裔 则说印度话。

斐济的穆斯林最初均来自印度,由甘蔗工业引入为劳工﹙1879-1970﹚。后来许多穆斯林家庭都变成拥有5-10亩地的小甘蔗园园主。印度人之中,印度 教徒们建立学校,讲求西方教育。而穆斯林为保护及推广自己的形象,历来强调传统伊斯兰教导。因着教育上的差异,今日穆斯林在机构、公职及专业方面的人才都 显得薄弱。

近年来,伊斯兰教的教师们始受聘于斐济的清真寺和学校中。当地穆斯林并利用沙特阿拉伯人的资助,组团造访麦加。过去二十年来,有愈来愈多的穆斯林穿着阿拉​​伯服装,有些人以为这样就像「真穆斯林」了。大多数人虽是挂名的穆斯林,可是一旦有人转信基督教,他们却反应激烈。

穆斯林多住在第一大岛的西部。第一所清真寺于1900年建于拿瓦。如今斐济约有两百间清真寺和祈祷室。在偏远地区若出现清真寺或祈祷室,你就知道这是穆斯林的社区。然而在都市中,特别是首都苏瓦,穆斯林大多与其他族群混居,较不易被分辨出来。

基督教目前正努力将国内不同的印度民族在文化和宗教上的差异纳入考量。结果显示穆斯林的转教似乎属偶发性多,属自发性少。然而,仍有少数穆斯林信基督。目前只有几位转教者固定地向穆斯林社区积极地传福音。

        祷告事项:


--近年来,斐济的教会逐渐走向合一,并有明显的神迹。请祷告这些好见证也能影响穆斯林归向基督﹙徒2:42-47﹚。

--极需基督教会或曾是穆斯林的基督徒团契帮助新信徒能得到造就和融入教会中。祈愿教会植堂队能建立新信徒团队﹙西4:5-6﹚。

--穆斯林转信基督后,多半遭到宗教领袖的恐吓及亲人的压力。许多人失去工作,遭亲友离弃。愿他们仍有勇气及委身﹙启12:11﹚。


第十六天 2006年10月9日   

印尼的占碑马来族
﹙The Jambi Malay of Indonesia﹚


人口:约八十万

大部份的占碑马来人居住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中、东部、人口稀少的占碑省内。省会占碑市,市区包括前占碑苏丹治下的老市区,和西边新开发的特拉乃普阿﹙Telanaipura﹚行政中心区。

本省由低洼盆地所构成,有巴丹哈里河及其支流分布于丛林沼泽之间。不少占碑马来人村庄靠近河流,依水谋生。渔业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人们用传统工具 捕鱼。约百份之六十的占碑人从事农耕,但农业收入仅占该省所得的三成。主要产品包括木材,夹板,橡胶,棕榈油,干椰子肉,咖啡,和茶叶。

占碑马来人中受过较高教育的不多。大多数人似乎颇满足于生活现状,也有人认为要做很大的改变是行不通的。印尼话是官方语言,但占碑马来人在家人或同乡之间,却用一种「Bahasa Jambi」的马来方言交谈。

占碑马来人是穆斯林,以狂热信仰伊兰教而闻名于世。伊斯兰教是十六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到达本岛后发展成功的。今天,每个村落﹙kampung﹚甚至每个邻 里单位﹙Rukun Tetangga﹚都建有敬拜的场所和训练及教导伊斯兰的地方。并且至少有一位伊斯兰教师﹙ulama﹚精通伊斯兰律例。

占碑马来人以他们的全村都是穆斯林为无上光荣。不过,乡间信奉民俗伊斯兰教的,远比城市居民为多。虽每个村庄邻里单位都有一位领袖﹙民选的),但是他们同 时亦有传统巫师﹙dukun﹚。巫师为病患或信奉者求安拉或神灵医治。清真寺里的宗教领袖也分发符咒给母亲们,替小孩子避邪。

占碑文化特点之一是以华丽多彩的占碑蜡染布为重心而发展出来的。这种图象复杂而色彩鲜艳的工艺织品,是以腊制成图象,采植物及浆果的汁液染色,由村中技艺 娴熟的妇女们,长时间合力制作而成。妇女们穿蜡染布纱拢,或缝制成外出办事时背负婴儿用的背带。手工精致的蜡染布亦供作婚礼庆典之用。

      
祷告事项:


--占碑人群中极需能长期服事的基督工人。

--愿耶稣基督的爱能穿透阻挡福音的墙,让占碑人能找到作神儿女的身份和自由。

--请为占碑马来人中的信徒祈祷,让他们在同乡之间,成为更加坚强勇敢的福音见证人,建立富于乡土文化的占碑人教会。
-


第十七日 2006年10月10日     

柬埔寨西部的占族﹙The Western Cham People of Cambodia﹚

占族人有308,000人住在柬埔寨,127,000人在越南,15,000人在老挝﹙Laos﹚及其他国家。柬埔寨的占族人分布 在378个村庄里,大部份的村庄位于金边之北。占语和西印尼语及马来语有关。占族源自古时候的占巴国﹙Champa﹚,该国原来位于越南中部沿海一带,曾 经是一个滨海富裕之国,与中国常相往来。

占族人是柬埔寨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务农,以种植稻米为主,也种植棉花、玉蜀黍、烟草、篦麻、树薯、花生、蕨类、豆类及各样蔬菜。有些占人养殖牲畜、打猎和打渔。有些占人渔夫住在湄公河及其支流边的村庄里。还有些人买卖牛只及从事屠宰业。

占人早先曾信奉印度教及佛教,但在过去数世纪中逐渐改信伊斯兰教。他们最古早的信仰是信「母神」。一般人的生活则以祭祖、求子及祭拜英雄为中心。伊斯兰教 则从印度和马​​来西亚传入。住在偏远地区的人将伊斯兰教和本土文化及精灵信仰混合成民俗伊斯兰教。占族穆斯林的属灵中心位于金边附近的Chur- Changvra。

柬埔寨有几个伊斯兰教派,如Chang Veng、 Imam San、 Da'wa 和Wahhaiyya。 Chang Veng派的村民比Imam San的村民在字汇方面混杂了更多的马来语。这是由于他们和马来西亚的穆斯林来往密切,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Imam San则固守拜精灵的传统,因不被穆斯林基要派所接纳,而与国外的穆斯林世界少有联系。

Da'wa来自柬埔寨国外的伊斯兰国家,是一种伊斯兰的传教​​运动。今天在占人的村庄可以见到一群一群的Da'wa传教士。他们走遍各村传扬他们的信 仰,通常在村庄里的清真寺布道,并且也住在寺内。 Wahhaiyya类似于Da'wa派,也是一种传教运动,同样传扬伊斯兰基本教义。

占人中只有数十人接触过福音,他们没有教会,也没有占语的圣经。
        
     祷告事项:



--愿神开占人的眼目,得以认识真理,接受耶稣为救主和主。

--求庄稼之主打发更多的工人进入禾场,为了基督向占人传福音。

--为在占人中传福音的基督工人祈求安全及保护。

--愿占族基督徒在主耶稣基督的恩惠及知识上有属灵的长进。


第十八天 2006年10月11日   印尼的勒羌族﹙The Rejang of Indonsia﹚

统计数字
人口:七十万
穆斯林:占99.9%
基督徒:少于50人
圣经译本:全无
耶稣传电影:无
勒羌人教会:无

勒羌人居住于印尼第一大岛苏门答腊岛上,巴瑞商﹙Barisan﹚山区高地的热带雨林区内。这处森林是腐尸花﹙Rafflesia﹚的原生地,这种花直径将近一公尺,是世上最大的花。苏门答腊岛位处热带,气候湿热,山区则凉爽宜人。

勒羌人分为五族,散居肥沃的高地,即姆希山谷和靠近印度洋的沿海区,数百年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以自己的历史为傲,对其他文化不感兴趣,又对外来人 多疑。男人和女人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沙龙,这是传统的蜡染布衣服。主食是掺了蔬菜的米饭以及水果。当地出产米、茶、咖啡、棕榈油、乌木及橡胶。有些勒羌人在 农场里工作;有些人则善于作木工、金属工、皮革工和纸品。

勒羌人的村庄小的有十五户,大的有九百户人家。村庄里若有灌溉系统,可以住到四千多人。村长由大家推选而出。每一座村庄都有一处会堂,大家在此举行庆典舞 会和宴会。传统的勒羌人住家建在离地面1.5至2公尺的柱子上。房子有门廊,用以接待客人。屋外用精心雕刻的横柱和美丽的彩色板装饰外墙。传统上,父亲是 一家之主。至于生下来的孩子是属母系家族、父系家族、还是全族,得依照结婚时的协定而定。

他们的信仰是什么呢?
古时候勒羌人拜精灵。他们相信自然界的一切如石头、树木和动物都具有不死的灵魂。十三世纪末,穆斯林商人们将伊斯兰教传入苏门答腊。二十世纪以后,除了少 数人之外,勒羌人全都改信伊斯兰教。然而拜精灵仍然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居重要地位。人们行巫术和邪教以求保护、抗病、求子及抵挡仇敌。但至今还没有勒羌语 的圣经,也没有基督教广播或电视节目。有少数当地人正在勒羌人中间进行宣教工作,不过成效不大,今日大约只有五十人信主。

         祷告事项:


--求主呼召许多男、女基督工人在勒羌人中间传福音。

-求神保守、坚固及鼓励那少数的勒羌人信徒,他们住在本族人之中非常孤独。愿这些信徒为基督有勇气向族人作见证。

-求神呼召够资格的语言学家从事勒羌语的圣经翻译。

-愿在勒羌人之中有属灵的突破,许多人愿意对福音打开心门。



第19-23天 专为非洲祷吉

来自喀麦隆的见证

「我出身于尼日利亚﹙Nigeria﹚的卡努里族﹙Kanuri﹚。在尼日利亚和喀麦隆学习古兰经,后来还得到奖学金在沙特阿拉伯学习。从沙特阿拉伯返国 后就出任一间大监狱的穆斯林教士。我在那儿遇到一位基督徒狱牧,两人成为朋友。我很希望这人能变成穆斯林,但是他的生命却令我印象深刻。我请他同我一起去 参加星期五穆斯林的定时祷告;他也请我参加过几次基督徒的崇拜。后来我竟然发现自己在问上帝哪一条路才是正路。

不久之后,我收到一封基督徒的来信,他从前是穆斯林,是我学习伊斯兰教时的属灵领袖。他鼓励我寻求上帝,认识真理。就在那时刻,主向我显明衪自己。在前属 灵领袖的带领下,我宣告成为基督徒。我自己的家人要我转回伊斯兰,有四次之多,我几乎被他们杀死。因我转信基督的缘故,我邻里中的教会也同受攻击。最后, 一​​些穆斯林捉住我,要我背诵「信经」,宣告我的伊斯兰信仰。若不然,就要杀死我。我告诉他们有危险的人不是我,而是他们,他们是在更大的危险中。他们 把我打得昏过去,可是我活了过来。后来我同警察之间有了麻烦,上帝却救了我。我继续全心全意地服事主。 」

见证二:

去年非洲有个五人小组参加了《30天》的祷告,并有以下的经历。大斋月的第十七天,带领当地人拜祷的那位伊斯兰教长发现无法继续祷告下去。另外一位教长也 试过,也发现无法按穆斯林的方式祷告。然后,第一位教长在异象中看到当地的基督徒在同时间内也在祷告,因而遏阻了穆斯林的祷告。在异象中,看起来好像双方 都在用祷告向对方丢石头。而基督徒的石头击破了穆斯林的石头。教长甚至要求基督徒不要在穆斯林祷告的时刻作同步祷告。此事发生以后,有几位年青的穆斯林信 了基督。



第十九天 2006年10月12日    坦桑尼亚的尧人(The Yao of Tanzania)

尧人在坦桑尼亚有五十万﹙尚有一百万人在马拉维,四十五万人在莫桑比克。﹚

坦桑尼亚的尧人居住在该国南部与莫桑比克交界之处。他们多为农夫,饲养家禽家畜,做小买卖,聚居形成小型氏族。他们的首领分别是马塔卡(Mataka)、 坎杜卢(Kanduru)和姆塔利卡(Mtalika)。在尧人的成年仪式上,人们载歌载舞,老年人将传统告诉年轻人。女子在结婚前接受性生活的教导,她 首次怀孕初期,则为她举行特别的仪式。

公元1800年左右,阿拉伯人在尧人区开始贩卖奴隶。尧人俘获邻近部落的人,转卖给阿拉伯人。由于买卖奴隶,尧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目前坦桑尼亚的尧人 95%是穆斯林。伊斯兰教已经成为尧文化的核心,一旦有人背教,就如同将自己与所属氏族与部落切断关系,所有人都弃绝他,他将得不到任何帮助,人们会用各 种方式威胁他,让他重新恢复伊斯兰信仰。

坦桑尼亚于1873年废除奴隶买卖,尧人感到不满,而与英国殖民当局关系紧张。虽然西方传教士为尧人带来了医疗与教育,但基督教是殖民地统治者的宗教,因 此基督教也受尧人憎恨。尧人不准孩子上学,怕孩子们学吃猪肉,或变成基督徒。他们过去认为基督徒是「未开化」的人,不过多年来这种看法已经有了改变,而且 双方的关系已大为改善。例如穆斯林与基督徒可以一同参加婚礼、葬礼等活动。

英国国教徒和天主教徒首先将福音传给尧人。今天,那儿有几个福音派和五旬节派教会,有外国传教士建立的,也有本地基督徒商人建立的。这些教会利用露天集会、个人见证和基督教电台尧语节目传福音。也有尧人做牧师和基督工人。
      
        祷告事项:



--有些尧族男人非常懒惰,对妻子不忠。愿男人在家庭和社会中作个敬虔人。

--尧人不知学校教育的重要。有时得强廹父母将孩子送往学校。

--女孩在成年仪式时获得性知识的作法导致了道德低落。年轻人很早就走上滥交的生活方式。电视可及之处对他们也有不良影响。

--新信徒常因无法供应生活中基本需要而回到伊斯兰信仰。新兴教会需发挥更大的能力,共同努力,帮助新教徒。

--基督教电台的播音时间与频率都很有限。愿他们获得更多的基督工人与财力支援,使事工得以扩大,召来更多听众,​​引人归向基督。

 
第二十天 2006年10月13日     

象牙海岸的乌鲁斗高族
﹙The Worodougou in Ivory Coast﹚

M先生已经多年未再回到他的老家了。在乌鲁斗高族人中,他是早期信徒之一,并因信主而吃了许多苦,但也使他更加信靠上帝。他信心增强之后,上帝呼召他在族人中间传福音。他是第一位由他教会差派出去的宣教士。

他的老家有许多人接待他,在最初两次探访中有五人信主。第三次探访时,穆斯林教长请他在星期五到清真寺讲道。所有村民都来了。他从创世记到启示录讲解各种论题。聚会从早上九点开始,最后有问题解答,前后共四小时,许多听众都很满意他的说明。

穆斯林教长说:「我们一定要好好想一想他的话,要是我们从一个陌生人﹙西方宣教士﹚那里听到这些话,我们可以说:『这些话不是对我们说的。』可是,现在是我们本族的年轻人说的,我们必须仔细想一想。」

乌鲁斗高人住在象牙海岸的西北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人数约十万人,都信奉伊斯兰教和拜精灵。他们拜祖先,也拜某座山、某条河流、某处「神圣的树林」及蛇类。他们害怕邪灵,怕行邪术者和死亡。

近年来,有来自于十多个不同种族背景的宣教士在他们中间传福音。基督徒们利用各种方法传福音,如与人交往、人道援助、在村庄里开露天布道大会、利用耶稣传电影及圣经录音带等。有些乌鲁斗高人经历过异梦和病得医治。最近更有些新信徒对人作见证,请族人信耶稣。

过去在乌鲁斗高人中间,虽不断播下神话语的种子,但只收割了寥寥可数的信徒。他们又因家族的迫害吃了许多苦。然而二十五年之后,似乎现在到了属灵的丰收期!

「地的四极都要想念耶和华,并且归顺他。
列国的万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
﹙诗篇22:27-28﹚

       
        祷告事项:

  

--愿神的话像野火一般传遍乌鲁斗高人两百个村镇。愿神的话穿透人们的心,并引导他们在衪里面活出信心来。请为着属灵的大丰收祷告!

--愿信徒在言行上为耶稣做出活见证来。愿新兴教会专一顺服神。

--本土的信徒习惯于按照年代次序述说圣经故事。请为他们祷告。愿他们领人归主。

--邻近象牙海岸北部地区大约尚有二十个福音未及的民族,愿主兴起属灵领袖和传教士去向他们传福音。 。

象牙海岸﹙Ivory Coast﹚又名科特迪瓦﹙Cote d'Ivoire﹚



第二十一天 2006年10月14日    利比亚﹙Lybia﹚

  人口:5,766,000

圣经马可福音15:21说,有一个古利奈﹙Cyrene﹚人名叫西门途经耶路撒冷时,被迫背负耶稣的十字架。古利奈大约是今日利比亚东部的本格兹 ﹙Benghazi﹚地区。虽然在新约中至少提到了一位利比亚人,然而目前在此居住的阿拉伯人却从未有任何明确的机会听到耶稣的信息。

1969年卡达菲领导非流血政变推翻了君主政体并成为总统。多年来,利比亚在世人眼中常以负面形像出现,与国际恐布主义和伊斯兰革命运动有关联。

石油工业令利比亚国民平均所得居非洲之冠。其他工业有农业、食品制造、纺织业、渔业及新兴的观光业。正在进行中的「大人工河计划」是世止最大的水发展计划之一,它修筑管道从撒哈拉沙漠地下井引水到沿岸城市。

首都的黎波里是利比亚的第一大城、主要海港及最大的商业和制造业中心。人口为1,682,000。具典型地中海型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季凉爽稍有雨。第 二大城本格兹也位在地中海边,人口850,000。因这儿推行伊斯兰基要派运动,因此有较多虔诚的穆斯林。它也是利比亚知识份子最多的城市。本格兹近来娼 妓愈来愈多,因为在过去十年中,传统婚礼动辄请客数百人,其花费变得过于庞大,令人不胜负荷。

利比亚人约96%是穆斯林,3%是基督徒,外籍工人约占人口的四分之一,不过估计数很不准确。基督徒绝大多数是埃及人,多为有名无实者。利比亚基督徒则寥寥可数。逊尼派伊斯兰是国教,并严厉禁止人以任何型式向利比亚人传福音。

利比亚的年轻人自幼就受到政府各方面的经援。政府对传媒检查严厉,令年轻人与外界隔离。不过目前使用网路的人逐渐多起来,而带来一些问题,去网路小吃店的 人大约有70%的人上色情网站。不过石油收入也帮助了学生们-国家未来的领导者-去外国留学,这也许使一些人有机会得听福音。

我们鼓励你上这网站以得到更多资讯:
www.springsinthedesert.org,

        祷告事项:



--
请为利比亚的卡达菲总统及其他掌权者祷告。

--为住在外国的利比亚人祷告,愿他们在国外得听福音并接受福音。

--愿有更多代祷小组以观光客身份入境,为这片宝贵的土地祷告。

--为基督教广播电台及卫星传播祷告,使人每星期可以听到一百多小时的阿拉伯语节目。许多利比亚人写信给广播电台,可是严厉的检查制度阻碍了回信。

--为耶稣传电影能配上利比亚人通用的语言「利比亚通俗阿拉伯语」而祷告。在这事未实现之前,请祷告利比亚人能看到其他阿拉伯语的版本,并且受感动。


 第二十二天 2006年10月15日    冈比亚的穆斯林﹙Muslims in Gambia﹚

冈比亚是非洲最小的国家,座落在非洲大陆的西海岸,三面受塞内加尔﹙Senegal﹚的包围。它的人口仅一百五十万,由多个民族组成。曼丁卡人、沃洛夫人、富拉人及乔拉人都是传统的穆斯林。虽百分之九十五的冈比亚人都是穆斯林,他们却有宗教自由。

冈比亚的年轻人多迁居沿海,盼能在这儿找到工作。同时大部份的大专院校及高中也集中于此。观光事业对该国的影响颇大。基督教常被视为白人的宗教,因而有人以为虔诚的基督徒也像观光客那样地生活,真令人叹息。可喜的是在沿海一带尚有许多不同的宣教机构及教会。

在冈比亚,福音真的说中了人心中的需要。因人心渴慕和平,害怕邪灵和真主的审判,使许多人深切仰望福音那能释放和拯救人的大能。

以下是神在冈比亚拯救人的作为:

人寻求神时,异梦确实具有非凡的影响力,有不少见证显明神借着异梦呼召许多人来跟随衪。 F小姐是沃洛夫人,曾经和基督徒一同生活和工作了十年,她三次梦到同样的梦。这重复的梦使她下决心跟随基督。虽然后来她被赶出家门,却仍对主忠心。今天她 嫁给一位基督徒,又开放自家接待那些受到同样迫害的人。

M先生是曼丁卡族基督徒,他的亲戚曾经咒诅他的婚姻不得有子女,希望借此令他重返伊斯兰教。他小儿子的出生却成了邻里间和家族中的一个活见证。儿子身上没有挂任何护身符,他虽受到咒诅,根本就不该出生,然而因着单单信靠基督教的上帝,这小男孩长得健康又强壮。

B先生是富拉族人,心中极为渴慕神,虽奉行伊斯兰教的禁食,却不能得到任何满足。直到上帝亲自使他和他本族的一位牧师联络上之后,因得听福音才感到满足。

这些人和其他年轻的基督徒们都需要很多鼓励、实际的帮助和爱。

    
祷告事项:
            

--愿有更多宣教士愿意长期委身,学习当地语言,作福音的使者。

--为不同土语圣经翻译的事工祷告。

--愿在传统的穆斯林族群中有属灵的觉醒。

--愿人在个人灵修时、或在教会和基督徒家庭中遇见神。

--愿年轻基督徒能接受全备的生活及门徒训练,好使他们在充满了敌意和不安的环境中继续前进。

--愿当地基督徒积极帮助那些受人排斥的信徒,或因信主而失业的人。



第二十三日 2006年10月16日    达尔福的冲突﹙The Darfur Conflict﹚

达尔福位在苏丹西部,大部 份是沙漠地区,人口约六百万。在过去数年中,这地区看够了极度恐怖的酷刑、死亡及摧毁。几百年来,在此定居务农的穆斯林及游牧民族各部落之间一向和平共 处,并且各民族之间互通婚嫁。近来,这地区在已定居的「非洲」农夫与放牧的「阿拉伯」部落之间,为了争取水源及可放牧的草原​​地而发生冲突。同时在游牧 民族之间「阿拉伯裔」和「非洲裔」也为了争取可放牧的土地而争执不已。实际上外人很难分辨这两族群,因为大家见面时都会说阿拉伯话,都是黑人的长相,皮肤 黝黑。不过「阿拉伯」族人肤色比较浅些。

目前的危机始于2003年四月。有一股武装的达尔褔叛徒为图谋该区自治,而攻击达尔福的苏丹政府驻军,以致百多名兵士死亡。后来苏丹政府支持珍加威 ﹙Janjaweed﹚的武装民兵﹙牧人﹚来对抗叛徒。 「珍加威」的名字有「马背上的武士」之意。武装民兵主要由巴加拉﹙Baggara﹚族人所组成。他们住在苏丹和其他非洲国家中,是游牧或半游牧民族,又被 称为舒瓦阿拉伯人﹙Shuwa Arab﹚。他们之中接触福音的寥寥无几,也没有人对他们传福音。政府给予珍加威后勤和军事支援,包括空袭农村在内。这些行动似乎有意要令该区域更加彻底 地伊斯兰化,并意图踏碎达尔福人自治之梦。

联合国2006年估计,从2003年以来,这冲突业已造成三十万人死亡,二百四十万人流离失所。约廿万人逃亡到邻国乍得﹙Chad﹚,数百座人口逾千的村 庄化为灰烬。这种有系统的灭族事件业已经证人目击证实。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估计,2005年秋季,达尔福地区约有三百五十万人面临饥荒。 2006年状况如何,尚属未定之数。许多难民感叹为何其他的穆斯林要如此恶待他们,甚至有人对伊斯兰教起了疑念。

该地区确属福音未及之地,曾听过基督福音的达尔福人不多,对耶稣仅有的一点概念均得自伊斯兰教。他们相信耶稣像穆罕默德一样,是一位先知。他们普遍信精灵 和巫术。全部达尔福族人中基督徒还不到五十人﹙2005年﹚。然而这一小撮基督徒却是本区未来的真希望,神对该区域的救赎计划亦维系在他们身上。

愿神的话成就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
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
以赛亚书9:2

         
      祷告事项:

 

--愿圣灵主导电台人员与听众之间的电话内容及会面。为神定的见面场所祷告(徒八26-31)。

--为有意愿的听众们祷告,尽管受监控,愿他们仍能收到圣经、DVD及其他有益的资料。

--为慕道友的家人祷告,他们有可能反对慕道友收听福音广播和收到圣经资料。



第24至30天专为南亚洲祷告

见证:穆罕默德‧阿布都,32岁,原为逊尼派穆斯林

我已婚,神赐予我三个孩子。多年前,我在一所古兰经学校学习,打算成为一个穆斯林教长。当冬季来临时,我还经营个小生意。我从某城买来羊毛披肩,带到其他地方出售,如此赚一点钱。

后来我被介绍给一位从前做过教长的穆斯林,从他的生活及教导中学习。他正对其他几位穆斯林解释藉由耶稣得到救恩。我怀疑他真的熟悉伊斯兰,向他提出有关古 兰经的许多问题。他轻易地从古兰经里引用了十五条有关耶稣的经句,令我大为讶异。后来我们谈了很久,他引用了许多古兰经及圣经经文,令我深信需对此事再深 入研究。

有一年之久,我仔细地比较了古兰经和圣经,真理就显明出来了。我决定信从真理,逃离黑暗。真理之光除去了我心中的黑暗。现在我接受耶稣为主。

当地清真寺的领袖们开始怀疑从前的教长信了耶稣,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从清真寺逐去。穆斯林村民说我也背叛了伊斯兰信仰,并且一直密切注意我的行 动。最后村民对这位曾经帮助我发现耶稣的前任教长发出最后通牒,要他悔过,转回伊斯兰,否则他就要同妻儿一同离开该村。我也受到恐吓,我就和我自家的兄弟 们商量此事。他们丝毫不愿保护我。我就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迁居他乡。我的妻子与我同心,持同一信仰,使我大受鼓励。


第二十四天 2006年10月17日
   
           
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古贾尔人
(The Gujjars of Parkistan and North India)

古贾尔部落分散在印度北部与巴基斯坦的山区和丘陵地带。传统上他们是游牧民族,放养绵羊、山羊和水牛。几世纪以来,古贾尔人逐渐成为定居的农民,不过每年夏季仍有许多人移居山地草原。古贾尔人生活艰苦,困难重重,包括贫穷、文盲、缺少医药、没有政治地位等。

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邦(Jammu and Kashmir)长达十五年的武装冲突扰乱了古贾尔人的生活方式。因山地不再是安全之地,许多人不得不放弃逐草而居的传统。而其他地方由于过度放牧,再也 不能供应牧群足够的饲料。有些人放弃游牧生活是为了在城市里有较好的生活,能从事受薪工作,并可接受教育及医疗保健。

因生活型态的转变,古贾尔人的文化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家人关系变得困难而紧张。传统服装则被现代服装所取代。

过去,古贾尔人属乎民俗穆斯林。今天,经过伊斯兰教师的努力,他们逐渐成为正统的穆斯林。不过,许多人仍然在有需求时去庙里向称作皮尔(pir)的圣人求 取传统药物与护身符。对印度古贾尔人影响最大的皮尔是米安•巴希尔。他是苏菲派穆斯林,他的父亲与祖父都埋葬在克什米尔著名的万加特•沙里夫 (Wangat Sharif)神庙中。在他们看来,皮尔是离真主最近的人。因真主无比遥远,人若没有皮尔的帮助,就无法接近他。

据说某些庙有能力实现人的愿望,如健康、财富、儿女或摆脱邪灵等。祈求者对坟墓中的圣人发誓永远效忠,以获取保佑赐福。有时愿望碰巧实现了,他们却带上了灵里的枷锁或引魔附身。但有少数古贾尔人抛弃了这些灵性枷锁,从好牧人耶稣基督那里获得了丰盛的生活。

对古贾尔人来说,过去的十五年尽是动荡不安。各种外来压力令年轻的一代开始接受新观念。年轻人开始怀疑他们的世界观、宗教信仰以及年长者的作为。他们追求真正的属灵答案。

         祷告事项:


-
-愿庄稼之主派遣更多工人前往古贾尔人中间。

--古贾尔语圣经尚未面世,正在翻译中。古贾尔人讲多种方言,愿他们都能够看懂这本圣经译文。他们大多是文盲,很需要圣经录音卡带。

--为古贾尔信徒的团契与灵命成长祷告。愿主助信徒组成小组。愿这些小组壮大,成为族人的盐与光。



第二十五天 2006年10月18日    马尔代夫群岛﹙Maldive Islands﹚

马尔代夫共和国位于印度洋上,由1,190个珊瑚岛屿组成二十六个环礁,总面积三百平方公里。几个较大的岛屿平均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海拔仅一到二公尺。人口约三十五万﹙两百个岛上有人居住,另有八十个是观光胜地﹚。人民几乎全是土著,仅7%的人口有外国血统。

旅游业是马尔代夫主要经济来源,政府税收90%以上来自旅游业和进口关税。渔业是第二大经济活动。 2004年12月印度洋大海啸令百多人死亡,12,000人无家可归,受损财产超过美金三亿元。

依照文化及法律,所有马尔代夫人都必须信奉伊斯兰,否则有终身监禁之虞。其他任何宗教或传教都受到禁止。然而物质主义、恐惧和各种巫术却很盛行。离婚率为世界之冠,首都马累岛上大约70%的年轻人吸毒成瘾。

近年来,有少数马尔代夫人归信基督,但有些人遭到拷打和监禁。但因旅游业发达,基督徒仍能将福音传入。部分新约已译成当地语言迪韦希语 (Dhivehi)。自1998年以来,福音电台虽备受打压,仍然不断播出节目。 1990年代,政府打击所有非伊斯兰的宗教。基督徒遭到监禁,甚至拷打,因国际人士施加压力,这些人后来被释放。基督徒目前仍被政府严密看管,无法公开聚 会,他们饱受失业、失去家庭、丧失社会名誉之苦。

有一位基督徒最近看到三、四名穆斯林归信耶稣,另有一位基督徒则为一人施行了洗礼。在同一岛屿上,有两个人曾经梦到耶稣,他们希望多多认识基督。一个曾经 去过马尔代夫的游客说:「在这个信基督就是违法的国家里,感觉上好怪异。这里没有任何基督教的迹象,没有教堂,没有人戴十字架,没有圣经,真是难以想 像!」虽然在各岛屿上缺乏人手制作的东西以证明上帝的存在,但祂确实就在岛上。祂没有忘记祂对亚伯拉罕所说要祝福万邦的承诺﹙创12﹚。

本文引用的统计数字摘自《The World Fact Book》
(http://www.odci.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

         祷告事项:



--愿神借着异象、梦境、见证、电台节目、卡带等,在马尔代夫每个岛屿和村庄显现衪自己。

--愿分散和躲避在各岛上的信徒,信仰更加坚定。为那些因信主而在物质上遭难的信徒经济上能转好。

--愿马尔代夫的穆斯林因见到信徒有良好品行而愿归信基督,并赞美唯一的真神﹙彼前2:12﹚。

--愿迪韦希语圣经翻译尽快完成。

--为马尔代夫的统治者代祷﹙提前2:1-2﹚。


第二十六日 2006年10月19日   

印度密拉特的穆斯林
(The Muslims of Meerut, India )


总人口150万,其中40万是穆斯林﹙占27%﹚

几年前,密拉特有五位穆斯林因接触到一位基督徒而愿意接受洗礼。其中三个年轻人受了洗,另外两人因害怕而退却。这两人向人披露了这件事。不久之后,全国各地的报纸与电视纷纷报导有一个人在密拉特向穆斯林传教。此人至今仍是这个有四十万穆斯林的城内唯一的基督工人。

这个故事反映出密拉特的敌意。按字面讲,本城旧名「魔鬼之城」。至今密拉特仍然是个「热点」,因为在历史上,这里冲突不断。 1857年4月24日,印度反抗英国统治即从密拉特开始,而引起各国的关注。 1987年,密拉特再次上了头版新闻,城内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爆发了印度史上最血腥的暴乱。

密拉特位于印度人口最稠密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距德里东北方70公里。市内大部分穆斯林集中在面积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他们很穷,信奉​​民俗伊斯兰教。密拉特最大的两个穆斯林族群是安萨里人(Ansari)和谢赫人(Shaikh)。

尽管密拉特敌意深重,上帝仍继续在作工。密拉特有许多穆斯林都曾梦见基督。也有人因祷告蒙应允,和听人传福音而接受基督。此地目前最大的需要是需印度籍的基督工人去与穆斯林建立关系,为他们的需要代祷,为他们解释耶稣在梦中出现的意义,并向他们传福音。

有一个密拉特人,原为穆斯林,他告诉我他成为基督徒的经过。有一次,耶稣脸上带着血,肩负十字架,出现在他梦中。耶稣对他说:「我受苦,是为你。」在随后 的几年里,这同样的梦又出现了两次,最后他归信了基督。当他把这决定告诉父母时,他的父亲拔出枪来就朝他的胸口开枪,幸​​亏他及时躲闪,只有肩膀受伤。 逃离父家后,一位牧师收留了他。这个年轻人接受了传教训练,如今在印度北部各地行走,训练有穆斯林背景的基督徒向穆斯林传福音。

         你或许可以这样祷告:


--求主抵挡密拉特的敌意与恐惧。穆斯林慕道友、基督徒和一些传教士因受迫害都不能自由地谈论基督。

--愿上帝继续在梦中向穆斯林说话。愿密拉特的穆斯林接受基督后,回到他们的族人中为主做工。

--求神兴起大胆勇敢的基督工人前往密拉特的穆斯林中间作工。

--愿神以超自然的方式供应密拉特穆斯林的各种需要,引导他们信奉基督。



第二十七天 2006年10月20日    

伊斯兰教苏非派﹙Sufism﹚﹙从印度人的观点写成﹚

一个星期四的夜晚,安瓦尔心中充满兴奋和期待,可能还有一点点害怕,因为他 正要翻开他人生中新的一章。就在今晚,他将结束为期一年的宗教培训,加入他父亲所属的苏非派。他和其他的皈依者终于等到了正式入教的时刻。一旦正式入教, 安瓦尔将成为一位穆里德(Murid),就是能借助属灵导师即穆尔希德﹙Murshid)的力量与真主进行秘密交流的门徒。

安瓦尔准时来到会场,室内已坐满了信徒。那些参加入教仪式的人面对中央坐成一排,两个两个面对面地坐着,他们正在听前边一个年轻人唱敬拜诗歌 ﹙ghazal﹚。不久,穆尔希德(属灵导师)出现了,他坐在简易搭成的平台上。室内人愈来愈多。他带着这一群人进入仪式中,通常是催眠式的吟诵。所吟诵 的只是简单一句话:「除了真主以外,没有别神。」当吟诵的速度越快,音量越高时,会场中兴奋与激动的气氛就越重。这时,穆尔希德却从平台上下来,坐在入教 者行列的前头。他是一位中年人,留着长长的头发和胡子,充满了神秘感。其他的门徒帮助他解开裹头巾,将这条长布巾沿着入教者的座位放下。当他为他们祈祷祝 福及祈求宽恕时,在适当的时候,每一位入教者均拿起他面前的布巾,向他发誓要完全效忠于他们的穆尔希德。

苏非派的起源可追溯至当伊斯兰教创立和初期传播时的中东和近东地区。当伊斯兰教从阿拉伯地区向世界各地传播出去时,它开始与各种文化和哲学思想发生相互影 响。伊斯兰教遇到住在沙漠的基督教修道士、诺斯替(Gnostics)各派信徒、新柏拉图哲学以及起源于印度并在中亚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佛教与印度教。在 这些影响下,一些穆斯林开始建立一个倾向玄秘的新教派──苏非派。它比较不强调伊斯兰教的律法,而是强调渴望神,追求与神合而为一。虽然伊斯兰教的律令并 没有被废除,却为它们赋予了神秘主义的新含义。苏非派强调神的爱,这一点来自基督教的奥秘;并强调灵性提升,这种理论来自诺斯替派的秘密知识;又提倡与神 「合一」,这倾向于新柏拉图哲学和印度宗教的泛神论。

起初,穆斯林主流派经常迫害苏非派信徒,例如波斯早期的苏非派领袖胡塞因•曼苏尔•哈拉吉(Husayn ibn Mansoor al-Hallaj)即被钉在十字架上殉教。不过,在十二世纪伊斯兰神学家阿布•哈米德•加扎利(Abu Hamid Al-Ghazali)的努力下,穆斯林终于接受苏非派成为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

在苏非派的修炼过程中,先是不断加强与属灵导师的联合,继而发展到要与神联合的地步。在此联合过程中人逐渐失去自我,完全融入属灵导师,最后融入神里面。关于苏非派信徒的修炼阶段,说法各有不同。下面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

第一阶段:Shari'at,意思是「律令」,此时信徒只知伊斯兰教的律令,在知觉上仍属天然人本性nasut。

第二阶段:Tariqat,意思是「道路」,此时信徒已踏上灵程,进步到malakut的阶段,具天使的特性。

第三阶段: Ma'rifat,意思是「特别的知识」,此时信徒进步到jabrut的地步,「获得能力」。

第四阶段:Haqiqat,意思是「照明本体」,此时信徒已预备好,即将进到具有神性的地步-lahut,他最后将被神吸收,仿佛「一滴水落入海中」。

苏非派信徒的修炼过程看上去相当复杂。苏非派这种「人被神吸收」的概念,与基督教「与上帝联合」的说法完全不同。基督教说被造者在基督里可以与上帝有密切关系,但被造者绝无可能成为上帝。因上帝是自在永在的神,不是被造者。

苏非派信仰的重心是人内心深处渴盼能与神(真主)建立密切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在基督里才会真正实现。虽然苏非派对神本性的理解中有泛神论倾向,但因强调 神对人的爱,因而对上帝性情的了解来看,反而比较接近圣经的说法,不像正统伊斯兰教义中所强调的是严厉的神。约翰•苏班(John A. Subhan)曾经是苏菲派信徒,后来归信基督。他描述自己当初皈依苏非派后对神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以前,真主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个可怕的国王,凡违背他律令的人将受到严厉惩罚。所以在祈祷时,我必须特别注意​​要集中精神,避免思想开小差,令我在祈祷 时产生了恐惧感。我总是想像那个可怕的神正严厉地盯着我祈祷时的每一个细节。后来,这个可怕的复仇者成为我的至爱,我成为他的爱人,我不再追随他的律令, 而是追随他的灵。」

1.那么,耶稣的跟随者要如何帮助我们的苏非友人了解到耶稣才是他们心中所渴慕的,才是他们所寻求的至爱?对穆斯林来说,他们一定要看到耶稣活在那些愿意 向他们传讲主的人的生活中才会信主。哥林多前书13章说明了上帝的爱,哥林多后书3:7-18及4:6描述了上帝的光,和我们在基督里所拥有的、那能改变 人心的圣灵的大能。这些章节可以满足苏菲派信徒心中的渴望,揭去上帝与苏菲派信徒之间的帕子。

2. 苏非派信仰的重心是人内心深处渴盼能与神(真主)建立密切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在基督里才会真正实现。

3.苏非信徒在土耳其颇有名气,他们的〝迴旋僧人〞名扬全球。  
       

第二十八天 2006年10月21日 

印度米苏尔的穆斯林
(The Muslims of Mysore)

总人口:877,000(2005年)
穆斯林人口:250,000

米苏尔是一个历史名城,位于印度南部的卡纳塔克邦(Karnataka)。米苏尔在宗教或文化上均十分保守。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各住在特定的区域内,壁垒分 明,几乎互不混居,像其他大都会的情形一样。穆斯林在历史上对本城深具影响。有两位穆斯林最有名:即希德尔•阿里(Hyder Ali)和儿子提普•苏尔坦(Tipu Sultan),提普别名「米苏尔之虎」,曾在1782至1799年间统治米苏尔王国。他是学者、诗人和战士,又笃信宗教,是逊尼派穆斯林。

今天米苏尔的穆斯林分成不同的小族群,各有不同信仰及生活。大部分穆斯林讲乌尔都语,约四千名拉拜人讲泰米尔语,还有四千名马皮拉人讲马拉亚拉姆语。邦吉人讲印地语,他们以扫街和乞讨维生。梅蒙人讲古吉拉特语和乌尔都语,以经商为主。

最近对米苏尔穆斯林做的一次调查显示:仅18%的成年男性每天拜祷五次,不到50% 的人参加周五礼拜(这是穆斯林的义务)。遇到宗教节日则有大规模的穆斯林聚会,在露天场地上祷告的人数多至三万五千人,还有许多人在清真寺里。

米苏尔有几个活跃的伊斯兰组织,它们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并向非穆斯林传伊斯兰教。米苏尔有一百二十座清真寺和一百八十所学校,向一万多名学生传授宗教知 识,不过80%的穆斯林儿童并没有接受基本的宗教教育。市内约有三百人能完全背诵《古兰经》。许多穆斯林遵守苏非派的传统,例如拜穆斯林圣徒的陵墓,强调 以玄秘方式唱歌颂赞真主等。苏非派专注在用冥想、吟诵和音乐等方式达到与真主合一的目的。

米苏尔约有一百座教堂,目前全都没有向穆斯林社区有组织且积极地传福音。不过这种情​​形有改变的迹象。有三位基督工人专注在穆斯林事工上。已有八个穆斯林家庭信了基督,并接受门徒训练。他们也训练牧师作穆斯林事工,并多方激励教会向穆斯林传福音。

         祷告事项:



--当米苏尔的穆斯林欲借苏非派的传统去经历神时,愿神亲自向穆斯林显明衪就是他们个人的神。

--愿他们能明白唯有借着耶稣才能与神联合,而不是借冥想、吟诵、音乐和神龛。

--愿教会对文化敏感,负起责任向穆斯林社区传福音。

--愿有穆斯林背景的新信徒勇敢地与耶稣同行,在自己的社区中为耶稣作见证。


第二十九天 2006年10月22日      痛苦与忧伤

基督徒们肯定有这种应许和盼望──「将来有一天,今世的痛苦与忧伤都会被洗干净」。神的国度有一天会完全临到我们。因而我们如此祷告:「愿你的国降临,愿 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有这种有福的盼望:神的心意将来一定全都会达成,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来2:8﹚。

同时我们可以确定穆斯林世界在过去五年中因遭受了极大的痛苦而呻吟不已。如2001-2003年之间阿富汗之战和伊拉克战争,及伊朗班姆市﹙Bam﹚大地 震,对好些国家都是惨痛的经验。接着2004-2005年间,发生了印度洋大海啸及克什米尔大地震,一再显示出人世间的脆弱。人类的文明面对大自然的力量 时,就像蛋壳一样容易破碎。 2006年五月二十七日,在本书付印之前,印尼爪哇岛又发生大地震,将来,尚不知有什么重大事件会发生。

-阿富汗之役和伊拉克战争:伤亡者无数,真实数字可能从来都不会搞得清楚。

-大海啸:印尼穆斯林死亡人数十三万。摧毁了二十万栋房屋、一千九百间学校及无数的商业。

-克什米尔大地震:死亡八万人,伤者超过十万六千人,可能有三百万人无家可归。

-爪哇岛地震:死亡五千人以上,无家可归者达二十万人。

-对无数的人来说,他们要从这些事件中复原,天天都需奋战。

         祷告事项:


--对基督徒言,上帝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46:1﹚。我们一同来为这数百万遭难的人祷告,愿他们得见我主的救恩。明确的为你所知道的各种救援工作祷告。愿人们在沮丧中遇见神。求神引导你采取某种实际行动作为响应,去帮助穆斯林解除他们的痛苦与忧伤。

--穆斯林饱受悲惨之事,请为他们的需要祷告:

许多人丧失父母,
许多人丧失子女,
许多人丧失全家人,
许多人家业荡然无存,
许多人亲眼看到可怖的死亡,
许多人丧失房屋,
许多人丧失工作,
许多人失去他们所喜爱的老师,
许多人失去学校,
许多人失去最好的朋友,
许多人失去健康,
许多人四肢伤残,
许多人失明,
许多人至今仍缺食物,
许多人至今仍无药物,
许多人失去他们的医师,
许多人经济大大受损,
许多人看见血流成河,
许多人见到愤怒的人,
许多人怒气填胸,
许多人心怀苦毒,
许多人伤心,
许多人失去希望。



第三十天 2006年10月23日    印度瓦拉纳西市(Varanasi, India)

瓦拉纳西位于恒河之滨,是印度教圣城。机场到处有「欢迎来到圣城瓦拉纳西!」的牌子。印度教相信瓦拉​​纳西是宇宙的中心。它的空气中充满了火葬烧柴堆所 冒出的烟,街道上满布着印度教葬礼中使用的金盏花。恒河边有许多宽阔的阶梯,印度教徒在那里沐浴、洽谈生意、拜神和死去。印度教徒认为在瓦拉纳西去世后可 以直接进入涅盘,而不必遭受来世的痛苦。

这儿除了有一百万印度教徒之外,还住了二十五万穆斯林,他们在此生活已有五百年。站在高耸的奥朗泽布清真寺顶,可以俯瞰下面的印度教寺庙,令人回想起莫俄儿穆斯林对印度长达几百年的统治。至今穆斯林仍然住在当初所成立的社区中,维持极密切的关系。

进入穆斯林社区,仿佛回到莫俄儿的时代。催促人们作拜祷的喊声从空中传来,人人都听得到。人们充塞在狭窄的街道上,地上不见金盏花,却有破布条和彩色线头。

此地许多穆斯林属于安萨里(Ansari),即织布工人种姓。他们的织布工艺历来是父传子,用手工在体积很大、用脚踏动的织布机上织出各种丝绸。成品非常 精细美观,只有在特别重要的场合才会穿着。许多印度教姑娘都希望能在自己的婚礼上穿上瓦拉纳西丝绸纱丽(sary,印度女性传统服装)。虽然印度教徒喜欢 安萨里人的丝绸,但却蔑视他们,他们视安萨里人为「暴发户」,永不得进入高级种姓。

安萨里人正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挑战。在丝绸市场上面对中国丝绸的竞争,电动织布机生产的丝绸也出现在纱丽市场上。有些安萨里人开始离弃老方法。他们也往 其他产品发展,盼能有更好利润,不过他们仍能制出美丽的织品。全球化的现实促使安萨里人与外界来往。他们的家庭常把一、两个男孩送入学校去学习商业和英 语。

基督徒以前忽视了瓦拉纳西的穆斯林,不过情况正在改变中。近年来,上帝派来了一些基督工人。如今在这个城市的穆斯林中间已经出现了一些家庭教会。
       
        祷告事项:



--当安萨里人与外界接触时,愿上帝向安萨里人显现,并愿他们在基督徒的协助下,成为真信徒。

--为家庭教会祈祷。愿穆斯林对上帝的认识日深,对上帝的计划了解日增。

--愿家庭教会的新兴领袖受到赏识与培训,好将福音带给他们的亲友。

--愿瓦拉纳西的传教士蒙上帝支援,及引领他们到禾场。



常见的问题

1. 问:伊斯兰的神就是圣经所说的上帝吗?

答:是,但也不是。
说明:穆斯林使用「安拉」称呼亚伯拉罕的神。基督徒在阿拉伯圣经中也用「安拉」称呼上帝。伊斯兰的圣书──古兰经中随处可见到圣经中的人物和先知。仅仅在 古兰经6:84-87这四节中就可发现下列圣经人物: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挪亚、大卫、所罗门、约伯、约瑟、摩西、亚伦、撒加利亚、约翰、耶稣、以利 亚、以实玛利、以利沙、约拿及罗得。古兰经中还论及成打的其他的圣经人物。虽然古兰经和圣经都提到这些人物,但并不代表穆斯林和基督徒对上帝的看法完全相 同。

古兰经中引用这么多圣经人物,肯定表示穆罕默德受到了犹太教和基督教多方面的影响。不过,他对上帝的观念并未包含基督教对上帝的认知中最重要的部份。例 如:穆斯林的神是「一神」;基督教是「三一神」。伊斯兰不知上帝是父、子、圣灵。此外,穆斯林不承认耶稣死在十字架上,并从死里复活。

2. 问:圣经中曾预言有穆罕默德吗?

答:穆斯林常指出圣经中有三处经节可以证明圣经预言了穆罕默德的来临。第一段是申命记18:15「耶和华你的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指以色列人﹚兴起一位先知像我﹙指摩西﹚」。

穆斯林辩称以实玛利人就是上面说的「以色列人的弟兄」。而穆罕默德是以实玛利的后代,因他出自以实玛利的儿子尼拜约或是基达的家族。但是在申命记17: 15中,以色列人在立王之事上,神也用了同样的字指示他们:「你总要立耶和华你神所拣选的人为王。必从你弟兄中立一人,不可立你弟兄以外的人为王。」从这 一段来看,「弟兄」指的是在以色列本族中的人。使徒们相信耶稣才是申命记18章所说的「先知」﹙请看徒3:22-23及7:37﹚

穆斯林所引用的其他主要经句是约翰福音14:16-18及16:7-15。穆斯林有时说关于「帮助者或训慰师」这一辞的希腊原文已受到基督徒的篡改。他们 认为,希腊字原先不是parakletos「帮助者或训慰师」,而是periklytos,意即「荣耀的或受尊崇的人」。他们说这是指阿默德Ahmed, 是穆罕默德的另类名称,意即「受颂赞者」。在约翰福音14及16章中,没有任何希腊原文是用periklytos,都是用parakletos。此外,这 些章节中所提到的圣灵的工作与穆罕默德的生活毫不相配。

请上网阅读其他有关穆斯林及伊斯兰信仰的文章: http://www.pray30days.org



如何引发穆斯林对圣经的兴趣?
作者Georges Housssney

下面这种方法只需要花15-30分钟,就能有效的向穆斯林显示圣经的价值。首先我翻开圣经,从创世记第一章开始,说明创造的故事。我花一分钟指出在创造的 过程中上帝所显示出来的智慧。接着快快地将创世记翻下去:「请看,这是该隐和亚伯的故事﹍,这是挪亚的故事。你可知道挪亚的家谱全列在这儿了?你知道今天 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回溯到挪亚的三个儿子吗?你知道洪水之灾吗?对了,我知道古兰经里简单地提到它,不过在这律法书﹙Torah﹚中有详细的说明。﹙用律法 书一辞比较好,因为古兰经也提到它。﹚」我再说到亚伯拉罕,利用圣经后面的地图指出相关的地理及历史。

我快速地翻过创世记,停在约瑟的故事上,大略说明他的一生及下埃及的情形,以及上帝如何给他力量,使他在困境中仍然忠心向神。 「我们现在来看摩西﹍」我会指出上帝如何给摩西律法,并简单地说一遍出埃及的故事。由此处起,我开始快速地翻过每一本书,并念出重要先知的名字。诗篇十九 篇是个好例子,我指出这就是古兰经中所说的诗篇﹙Zabur﹚。圣经有全部的一百五十条有关颂赞、敬拜、预言及教导的诗歌。然后我跳到约拿 ﹙Jonah﹚,指出古兰经中提到他是先知﹙阿拉伯文为Younus﹚。并且提到先知但以理也同样出现在古兰经中。然后我继续翻到新约。

我指给他看耶稣的家谱,指出这家谱的年代,包括了几位主要先知和君王。 「耶稣的一生都记载在此」。我又读几段登山宝训,接着说明早期基督教传布的情形﹙使徒行传及书信﹚。指着使徒行传第二章说明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埃及人、 利比亚人、土耳其人及其他中东人改信基督的经过。我从书信中选读几段,特别是约翰一书,以强调上帝的爱。最后,我翻至启示录,说明圣经上还有些豫言将来才 会实现,「你看这儿就是﹍」。总而言之,我告诉他圣经是如何开始,如何结尾的。

最后,你要注意一些现实的情况。当我讲解完了时,几乎所有听者都想把我手中的圣经抢过去。但是我不放手,直到我讲完。穆斯林需要知道圣经中有宝藏。但我不 建议你只谈有关圣经之事。我也不建议你问他们要不要圣经。最好他们开口要。当他们开口要时,就表示是真心想要。我不想把圣经送给一个不珍视它的人,我喜欢 引起他们对上帝的话有饥渴慕义的心。

编者的话:我们与穆斯林个别谈道是一件充满活力的事,要注意彼此互动。你有可能无法从头到尾做完一遍,也许你得有智慧知道该花多点时间在哪一件事上。


向穆斯林传福音不是要在辩论中取胜!

GlobecrossLogo